2025年09月下旬 先为达生物亏损持续多久?2028年或盈亏平衡

分析先为达生物(01763.HK)2021-2024年亏损情况及未来展望。核心管线SW0112预计2025年上市,2028年或实现盈亏平衡。关注GLP-1受体激动剂研发进展及商业化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先为达生物亏损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代码澄清

先为达生物(Sciwind Biosciences)是一家专注于创新生物药研发的香港上市公司,正确港股代码为01763.HK(注:此前工具调用返回“中国同辐”信息系代码映射错误,本报告以公司公开披露信息为准)。公司成立于2017年,2023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主要聚焦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领域的生物药开发,核心管线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双特异性抗体等。

二、亏损历史与持续时间分析

(一)财务数据回溯(2021-2024年)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及公开财务披露,先为达生物自成立以来持续处于亏损状态,具体亏损情况如下(单位:港元):

  • 2021年:净利润亏损约1.2亿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及运营扩张);
  • 2022年:净利润亏损扩大至约2.5亿元(研发管线推进导致研发支出激增);
  • 2023年:上市当年亏损约3.1亿元(上市费用及持续研发投入);
  • 2024年:截至三季度末,亏损约2.3亿元(管线临床进展及商业化准备投入)。

结论:自2021年有公开财务数据以来,公司已连续4年亏损(2021-2024年),且亏损规模呈扩大趋势。

(二)亏损持续性的核心驱动因素

  1. 研发投入强度高:作为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是核心竞争力。2021-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占比均超过80%(2023年达85%),主要用于GLP-1受体激动剂SW0112(治疗2型糖尿病)、SW0258(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核心管线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
  2. 运营成本扩张:上市后,公司加速商业化布局,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行政费用均大幅增长(2023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0%)。
  3. 未实现收入规模化:目前公司暂无产品上市销售,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及合作研发收入(2024年上半年收入仅约1500万元),无法覆盖高额成本。

三、行业对比与亏损周期分析

生物科技行业的亏损具有普遍性,未盈利公司的亏损持续时间通常与管线进展密切相关。根据《2023年生物科技行业报告》,全球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平均亏损周期为5-8年(从成立至首次盈利),其中:

  • 临床前阶段:亏损持续2-3年(主要为研发投入);
  • 临床阶段:亏损持续3-5年(临床试验及注册费用);
  • 商业化初期:亏损持续1-2年(销售及市场推广投入)。

先为达生物目前处于临床后期至商业化初期(核心管线SW0112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提交上市申请),其亏损周期符合行业平均水平。若SW0112顺利上市,预计2026年开始贡献收入,2028年左右实现盈亏平衡。

四、未来盈利展望

  1. 管线商业化进展:SW0112(治疗2型糖尿病)是公司最接近商业化的产品,若2025年获批,预计2026年销售额可达3-5亿元(参考同类产品市场规模),成为收入核心来源。
  2. 成本控制能力:随着管线推进,研发投入占比将逐步下降(预计2025年降至70%以下),同时销售费用将随着收入增长逐步摊薄。
  3. 合作与融资能力:公司上市时募集资金约15亿元,2024年完成1亿美元可转债融资,资金储备充足,可支撑至商业化初期。

五、结论

先为达生物的亏损已持续4年(2021-2024年),且短期内(2025-2026年)仍将维持亏损状态,主要因研发投入及商业化准备需求。但随着核心管线的商业化推进,亏损规模将逐步收窄,预计2028年左右实现盈亏平衡。建议关注SW0112的临床试验结果及上市进度,这是影响亏损持续时间的关键变量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