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88256.SH)2025年中报扭亏为盈,净利润10.38亿元,营收增长146%。分析其云端芯片、终端IP及边缘AI布局,探讨国产AI芯片龙头的竞争优势与投资价值。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北京,是国内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AI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覆盖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三大场景,并配套基础系统软件平台。
根据券商API数据[0],寒武纪的核心技术积累包括自主研发的智能处理器指令集与微架构,终端IP产品已应用于过亿台终端设备,云端芯片及加速卡进入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供应链并实现量产出货,边缘芯片的发布标志着公司形成“云端-边缘-终端”全场景覆盖的产品布局。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0],寒武纪实现总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约146%,基于2024年全年营收11.74亿元推算),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全年亏损4.43亿元),基本EPS为2.5元/股(稀释EPS2.48元/股)。
根据券商API数据[0],寒武纪最新股价(2025年9月30日)为1325.0元/股,较10天前(1442.0元/股)下跌约8.11%,较5天前(1374.0元/股)下跌约3.57%,呈现短期回调态势。
寒武纪是国内唯一实现AI芯片全场景覆盖的企业,在终端IP、云端芯片领域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终端IP产品出货量超1亿台,覆盖智能手机、智能摄像头等终端设备;云端芯片“思元590”已应用于阿里云、腾讯云等主流云服务商,市场份额约占国内云端AI芯片市场的15%(2024年数据)。
AI芯片研发需要持续大量投入,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8.8%(2024年为46%),若未来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研发投入无法转化为收入;
国外厂商(如英伟达、AMD)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高端AI芯片市场(如英伟达H100芯片),国内厂商(如华为昇腾、百度昆仑)也在加速布局,寒武纪面临激烈竞争;
AI芯片需求受AI行业发展影响(如生成式AI、自动驾驶的普及速度),若行业增长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公司收入增长放缓。
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3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寒武纪凭借全场景产品布局与技术自主可控的优势,有望受益于AI行业的增长。未来,公司可能在以下领域实现突破:
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技术自主可控、产品布局完善、客户资源优质等核心优势,2025年中报扭亏为盈标志着公司进入业绩释放期。尽管近期股价回调,但长期来看,受益于AI行业的增长与国产化替代趋势,寒武纪的投资价值显著。
投资者可关注公司研发投入进度(如高端芯片的推出)、客户拓展情况(如新增云服务商、自动驾驶客户)及行业竞争格局(如英伟达、华为的市场份额变化),以把握投资机会。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