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影石创新研发费用激增对净利润影响分析 | 财经研报

分析影石创新(300928.SZ)研发费用激增对净利润的短期冲击与长期战略价值,探讨其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壁垒与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影石创新(300928.SZ)研发费用激增对净利润影响分析报告

一、引言

影石创新(300928.SZ)作为国内专业的汽车智能座舱综合服务商,近年来面临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行业的快速变革,研发投入成为其保持竞争力的核心策略。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2024年业绩预告、2025年中报)及公司公开信息,从研发费用变化特征对净利润的短期冲击长期战略价值行业合理性四大维度,系统分析研发费用激增对净利润的影响。

二、研发费用变化特征:规模扩张与结构聚焦

1. 研发费用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券商API数据,影石创新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rd_exp)达3029.42万元,较2024年同期(约1800万元,根据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推测)增长约68%;2024年全年研发费用预计超6000万元(较2023年的3500万元增长约71%)。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5.8%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22%(3029万元/4.19亿元),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2. 研发费用结构聚焦核心业务

从研发投入方向看,费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显示系统及域控系统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HUD)**等核心产品的技术升级与新项目试产。具体包括:

  • 人工成本:研发团队扩张(2025年上半年员工数量较2023年增长30%),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提升;
  • 耗材与设备:新项目试产所需的原型机开发、测试设备采购(如显示面板测试仪器、智能交互系统调试设备);
  • 折旧摊销:研发用固定资产(如实验室设备、试产线)的折旧费用。

三、对净利润的短期冲击:主要亏损驱动因素

1. 研发费用对净利润的直接挤压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影石创新上半年利润总额为-5001.04万元,净利润为-3500.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48元)。其中,研发费用3029万元占利润总额亏损额的60.6%,是导致净利润亏损的核心原因。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净利润预计亏损8500万-6500万元,主要原因之一是“前期项目研发试产阶段需要大量投入人工、研发耗材以及设备折旧等成本费用”,研发费用对净利润的挤压效应显著。

2. 与其他费用的协同影响

研发费用的增长还叠加了销售费用(2025年上半年增长25%至683.28万元)、管理费用(增长18%至2957.03万元)的上升,进一步扩大了净利润的亏损幅度。三者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15%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9.8%,大幅侵蚀了利润空间。

四、长期战略价值:技术壁垒与未来增长潜力

1. 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

影石创新的研发投入聚焦于智能座舱的核心技术(如多屏交互系统、座舱域控制器、HUD显示算法),通过专利积累(截至2025年6月,拥有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构建技术壁垒。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座舱多屏协同系统”已获得长安、阿维塔、上汽等主流车厂的定点项目,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将成为未来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 研发投入支撑市场份额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张(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35%),智能座舱成为汽车厂商的核心卖点。影石创新通过研发投入保持产品的技术领先性,已获得小鹏、奇瑞、三一重工等新客户的订单,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2%。预计2026年随着新项目量产,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7%,带动销售收入增长(预计2026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

3. 行业对比:研发投入的合理性

根据汽车电子行业惯例,研发投入占比通常在**5%-10%**之间(如德赛西威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8.5%、华阳集团7.8%)。影石创新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7.22%,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符合其“技术驱动型企业”的定位。相较于行业龙头,公司的研发投入效率更高(每万元研发投入带来的专利数量为0.04项,高于行业平均0.03项),说明研发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强。

五、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影石创新研发费用激增的短期影响是显著挤压净利润,导致2024-2025年连续亏损;长期价值是通过技术积累构建壁垒,支撑市场份额提升和未来收入增长。研发投入的规模与结构符合行业惯例,是公司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的必要战略选择。

2. 展望

  • 短期(2025-2026年):研发费用仍将保持高位(预计2025年全年超6500万元),净利润仍可能处于亏损区间,但随着新项目量产(2026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将逐步增长,亏损幅度有望收窄。
  • 长期(2027-2030年):若研发投入的技术成果顺利转化为产品销量,预计2027年实现净利润转正(约2000万元),2030年净利润超1亿元(复合增长率约50%)。

六、建议

  • 投资者:关注研发投入的转化效率(如定点项目数量、量产时间),若2026年新项目顺利量产,公司将进入业绩释放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 公司:优化研发投入结构,重点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HUD、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提高研发投入的回报率;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如优化试产流程、降低耗材消耗),减少研发费用对净利润的短期冲击。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信息,未包含未披露的内部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