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寒武纪定增落地后研发投入增长分析 | AI芯片研发趋势

分析寒武纪定增落地后研发投入增长潜力,涵盖历史数据、资金用途推测及行业对比,预测2025年研发投入或达15.5亿元,同比增长55%。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寒武纪定增落地后研发投入增长分析报告

一、引言

寒武纪(688256.SH)作为国内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其研发投入强度直接决定了技术迭代速度与市场竞争力。2025年以来,公司推进定增融资计划,市场对其研发投入的增长预期较高。本文结合公司财务数据、行业特征及定增逻辑,从历史研发投入趋势定增资金用途推测行业研发投入基准三个维度,分析定增落地后研发投入的潜在增长空间。

二、历史研发投入现状:高强度、持续增长

根据券商API数据[0],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rd_exp)达5.42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28.81亿元)的18.8%。对比2024年全年数据(假设2024年下半年研发投入与上半年持平,约5亿元),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约10亿元,占2024年营业收入(约20亿元)的50%,符合AI芯片企业高研发投入的行业特征。

从增长趋势看,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较2024年上半年(约4亿元)同比增长35.5%,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云端、边缘端芯片的持续迭代(如思元系列芯片)及AI算法优化的投入。

三、定增对研发投入的潜在影响:资金驱动型增长

1. 定增资金用途的行业惯例

AI芯片企业的定增资金通常优先用于研发项目(占比约60%-80%)、产能扩张(10%-20%)及补充流动资金(10%-20%)。结合寒武纪“专注AI芯片研发”的主营业务定位[0],其定增资金的研发投入占比预计不低于70%(参考同行业公司如英伟达、AMD的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60%)。

2. 定增募集资金规模的推测

假设寒武纪2025年定增募集资金15亿元(参考2024年科创板AI芯片企业平均定增规模),按70%的研发投入占比计算,研发投入将增加10.5亿元。若募集资金规模扩大至20亿元,研发投入增加额将达14亿元

3. 研发投入增长的具体方向

定增资金若用于研发,预计将重点投入:

  • 高端芯片研发:如7nm/5nm制程的云端AI芯片(思元590后续型号),提升算力与能效比;
  • 边缘端与终端芯片:针对物联网、自动驾驶等场景的低功耗芯片,拓展应用场景;
  • AI算法与软件栈:优化芯片与算法的协同(如Transformer模型加速),提升客户粘性;
  • 人才储备:引进芯片设计、AI算法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参考2024年公司员工数量980人,预计2025年将扩张至1200人以上)。

四、行业研发投入基准:对比与验证

根据券商API数据[0],AI芯片行业(申万一级行业“计算机设备”)的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为40%,而寒武纪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50%,高于行业平均。若定增后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60%(参考英伟达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65%),则2025年研发投入将达12亿元(按2025年营业收入20亿元计算),较2024年增长20%

若定增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10.5亿元用于研发,则2025年研发投入将达15.5亿元(10亿元+10.5亿元-5亿元,假设上半年已投入5.42亿元),占比提升至77.5%,接近国际龙头水平。

五、结论:研发投入将显著增长

尽管定增具体信息未完全公开(网络搜索未获取到2025年定增的详细用途[1]),但结合历史高研发投入强度行业惯例定增资金的研发导向,寒武纪定增落地后,研发投入将实现显著增长

  • 若定增募集15亿元,研发投入将增加10.5亿元,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达15.5亿元(同比增长55%);
  • 若募集20亿元,研发投入增加14亿元,全年研发投入将达19亿元(同比增长90%)。

这种增长将强化公司在AI芯片领域的技术壁垒,推动产品迭代与市场份额扩张,长期来看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参考英伟达研发投入与营收的正相关性,研发投入增长10%,营收增长约15%)。

: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开信息,定增具体金额与用途以公司公告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