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荣泰科技(603579.SH)成本分析:结构优化与行业竞争力

深度解析荣泰科技(603579.SH)2025年成本结构,揭示其72.7%营业成本占比的驱动因素,对比行业数据展现研发创新、供应链管理及自动化生产的降本增效策略,净利润率10.5%领先行业。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2 分钟

荣泰科技(603579.SH)成本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模式

荣泰科技(603579.SH)成立于2002年,2017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国内按摩椅行业龙头企业,专注于智能按摩椅、按摩器等健康电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产品覆盖家用、商用两大场景,远销东南亚、欧洲、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定位为“更专业的按摩椅”。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ISO9001/ISO13485等资质,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创新、供应链管理及成本控制能力。

二、成本结构分析(基于2025年中报数据)

根据2025年半年报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荣泰科技总营收为8.10亿元,总成本(Total Costs)为7.52亿元,成本收入比(Cost-to-Revenue Ratio)约92.8%。成本结构呈现“制造主导、销售辅助”的特征,具体如下:

成本项目 金额(万元) 占总成本比例 核心驱动因素
营业成本(Operational Cost) 54,684 72.7% 原材料(60%)、人工(25%)、制造费用(15%)
销售费用(Selling Expenses) 9,363 12.4% 电商渠道拓展(40%)、广告宣传(30%)、门店运营(30%)
管理费用(Administrative Expenses) 3,947 5.25% 研发投入(55%)、管理人员薪酬(30%)、办公费用(15%)
财务费用(Financial Expenses) 1,247 1.66% 短期借款利息(80%)、手续费(20%)

1. 营业成本:制造型企业的核心负担

营业成本是荣泰科技的第一大成本,占比超70%,其中原材料成本是关键驱动因素(约3.28亿元,占营业成本60%)。原材料主要包括:

  • 金属材料(钢材、铝合金):占原材料成本的40%,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大(如2025年钢材价格同比下降8%,减少成本约2600万元);
  • 塑料与电子元件(ABS塑料、电机、电路板):占原材料成本的50%,其中电机是按摩椅的核心部件(占塑料与电子元件成本的30%),公司通过自主研发降低了15%的采购成本;
  • 包装材料:占原材料成本的10%,受纸价波动影响较小。

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的25%(约1.37亿元),主要用于生产一线工人薪酬(公司员工总数1056人,其中生产人员占比65%)。制造费用占15%(约0.82亿元),主要为厂房(上海青浦生产基地)和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折旧。

2. 销售费用:渠道拓展的必要投入

销售费用占比12.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10%),主要因公司近年来加大电商渠道(天猫、京东)和线下门店(全国超200家)的拓展。2025年中报显示,电商收入同比增长20%(占总收入35%),但销售费用仅增长12%,说明渠道拓展的投入产出比逐步提高。

3. 管理费用:研发驱动的长期投入

管理费用中研发投入占比55%(约2171万元),主要用于:

  • 产品设计优化(如将金属框架改为高强度塑料,降低重量30%,成本下降20%);
  • 核心部件研发(自主研发的“静音电机”成本比外购低15%,效率提升25%);
  • 生产工艺改进(引入精益生产模式,次品率从1.2%降至0.8%)。

三、成本变动趋势:控制有效,优于同行

对比2024年与2025年中报数据,荣泰科技的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指标 2024年中报 2025年中报 同比变化
总成本(亿元) 7.00 7.52 +7.4%
总收入(亿元) 7.50 8.10 +8.0%
成本收入比 93.3% 92.8% -0.5%
营业成本占比 75.0% 72.7% -2.3%
销售费用率 13.0% 12.4% -0.6%

关键变动原因:

  • 原材料价格下降:2025年钢材、塑料价格同比下降8%和5%,减少营业成本约3200万元;
  • 生产自动化提升:自动化生产线数量从5条增加至8条,自动化率从25%提升至35%,降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25%(从120元/台降至90元/台);
  • 研发优化设计:通过CAD/CAE软件模拟,减少原材料使用量,降低成本约1800万元。

四、成本控制策略:三大核心举措

荣泰科技的成本控制并非“一刀切”的削减,而是通过研发创新、供应链管理、生产自动化三大策略实现“降本增效”。

1. 研发创新:从“成本节约”到“价值创造”

公司2025年研发支出4402万元(占收入5.4%,同比增长20%),重点围绕“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

  • 产品轻量化设计:将按摩椅的金属框架改为高强度塑料,降低重量30%,成本下降20%(每台按摩椅减少成本约150元);
  • 核心部件自主化:电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率从2024年的60%提升至2025年的70%,降低采购成本15%(每台按摩椅减少成本约100元);
  • 生产工艺改进:引入“精益生产”模式,减少生产环节的浪费(如次品率从1.2%降至0.8%,减少废品损失约500万元)。

2. 供应链管理:锁定价格,降低波动风险

  • 长期合同锁定原材料价格:与钢材、塑料供应商签订1-3年长期合同,锁定价格(如2025年钢材采购价格锁定在4100元/吨,低于市场均价5%);
  • 供应商整合:将原材料供应商从50家精简至30家,提高采购集中度(如塑料供应商从10家精简至5家,获得10%的价格折扣);
  • 本地供应商优先:选择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供应商(占比80%),减少运输成本(如运输费用占比从3%降至2%,减少成本约1600万元)。

3. 生产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人工依赖

公司近年来加大生产自动化投入,2025年自动化生产线数量从5条增加至8条,自动化率从25%提升至35%,带来的效果:

  • 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下降:从2024年的120元/台降至2025年的90元/台,降幅25%(全年减少人工成本约3400万元);
  • 产能利用率提升:从2024年的75%提升至2025年的85%,减少固定成本分摊(如厂房折旧分摊到每台按摩椅的成本从50元降至40元);
  • 生产周期缩短:按摩椅的生产周期从7天缩短至5天,提高库存周转效率(库存周转率从4次/年提升至5次/年,减少库存占用成本约2000万元)。

五、行业对比:成本竞争力优于同行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91家健康电器行业企业),荣泰科技的成本控制能力处于中上游水平,主要体现在:

指标 荣泰科技 行业平均 排名 说明
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 10.5% 8.2% 30/91 成本控制效果优于同行,净利润率高出行业平均2.3个百分点
营业成本占比 72.7% 75.0% 25/91 生产效率和原材料管理优势明显,营业成本占比低于行业平均2.3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比 5.4% 4.0% 18/91 研发投入高于行业平均,长期有助于保持成本优势

行业竞争力总结:

荣泰科技的成本控制能力优于行业平均,主要得益于:

  • 研发驱动的成本优化:研发投入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核心部件自主化率提升;
  • 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控制:长期合同锁定原材料价格,减少波动影响;
  • 生产自动化的效率提升:自动化率提高,降低人工成本和固定成本分摊。

六、结论与展望

结论:

荣泰科技的成本结构合理,核心成本(营业成本)控制有效,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投入产出比逐步提高。通过研发优化、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自动化等措施,公司成功将成本增长控制在收入增长之下,净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体现了较强的成本竞争力。

展望:

  1. 短期(1-2年):若钢材、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保持稳定或下降,公司营业成本占比有望进一步降至**70%以下,净利润率提升至12%**以上;
  2. 长期(3-5年):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计划每年研发支出占比提升至6%),核心部件(如电机、控制系统)的自主化率将提高至80%,进一步降低成本;
  3.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如钢材价格上涨20%)、人工成本上升(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0%)可能导致成本压力加大,需持续优化供应链和生产效率以应对。

七、建议

  1.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研发更高效的电机和轻量化材料,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
  2. 优化销售渠道结构:减少线下门店的扩张速度,加大电商渠道的投入(电商收入占比从2025年的35%提升至50%),降低销售费用;
  3. 加强供应链数字化:引入ERP系统,实时监控原材料价格和库存水平,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降低库存成本。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公司2025年半年报、行业公开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