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场景营销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行业背景
香飘飘(603711.SH)成立于2005年,主营业务为奶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连续十年位居全国杯装奶茶销量榜首,是国内食品行业知名品牌。公司以“让人们更享受生活”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食品饮料品牌。
从行业环境看,杯装奶茶市场属于快消品赛道,核心驱动力为消费场景的渗透(如早餐、下午茶、加班、旅行等)。近年来,随着现制奶茶(如喜茶、奈雪的茶)的崛起,杯装奶茶面临“便捷性”与“体验感”的双重竞争,场景营销成为企业巩固市场份额、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策略。
二、场景营销的必要性:财务数据折射的增长压力
根据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0]),香飘飘呈现收入下滑、利润亏损的态势:
- 总收入10.35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降约30%(注:2024年未披露半年报,但2022年全年收入31.17亿元,上半年约15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明显收缩);
- 净利润-9763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 销售费用3.31亿元,占总收入的31.9%,较2024年同期(约2.5亿元)增长32.4%,但收入未同步提升,说明营销效率亟待优化。
上述数据反映,香飘飘传统的“渠道扩张+广告投放”模式已难以应对市场变化,需通过场景营销实现“精准触达”,提升单场景的产品渗透率与用户复购率。
三、场景营销的可能方向与逻辑
结合杯装奶茶的消费属性(便捷、性价比高),香飘飘的场景营销可围绕**“强化传统场景”与“拓展新兴场景”**展开:
1. 传统场景巩固:聚焦“高频刚需”
杯装奶茶的核心场景为早餐(替代豆浆、牛奶的便捷选择)、下午茶(办公室提神饮品)、旅行/通勤(便携性适配移动场景)。香飘飘可通过以下方式强化这些场景的竞争力:
- 产品适配:推出“早餐奶茶”(添加谷物、高蛋白成分,强调营养)、“下午茶限定款”(如珍珠、芋圆等热门配料),满足场景化需求;
- 渠道联动:与便利店(如全家、711)合作,在早餐时段设置“奶茶+面包”套餐,或在写字楼投放自动售货机,覆盖加班场景;
- 品牌传播: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如抖音、小红书)输出“早餐喝奶茶更便捷”“下午茶选香飘飘更划算”的内容,强化场景联想。
2. 新兴场景拓展:应对现制奶茶竞争
现制奶茶的核心优势是“体验感”(如现煮、定制化),香飘飘可通过**“场景差异化”**规避直接竞争:
- 健康场景:推出“低热量、零糖”奶茶,适配健身后、轻食人群的需求(如“健身后补充能量”场景);
- 夜间场景:推出“暖饮系列”(如姜茶、红枣奶茶),覆盖冬季夜间加班、居家休闲场景;
- 社交场景:通过电商平台推出“分享装”(如2-3人份),适配朋友聚会、家庭休闲场景,提升产品的“社交属性”。
四、场景营销的挑战与财务影响
1. 挑战:营销效率与竞争压力
- 费用管控: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占比高达31.9%,若场景营销投入不当(如过度投放低效渠道),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 场景精准度:需通过用户数据(如购买时间、地点、搭配产品)识别高频场景,避免“广撒网”式营销;
- 现制奶茶竞争:现制奶茶的“体验感”难以复制,香飘飘需强化“便捷性+性价比”的场景优势,避免与现制奶茶直接争夺“堂食场景”。
2. 财务影响:收入与利润的潜在改善路径
若场景营销有效,有望实现以下财务目标:
- 收入提升:通过场景渗透增加单用户购买频次(如从“每周1次”提升至“每周2次”),预计可拉动收入增长10%-15%(按2025年上半年收入计算,约1-1.5亿元);
- 利润优化:场景营销的精准投放可降低单位获客成本(如通过便利店场景触达目标用户,比线上广告更高效),若销售费用占比下降5个百分点(从31.9%降至26.9%),可节省约5000万元费用,显著改善净利润。
五、结论与建议
香飘飘作为杯装奶茶龙头,场景营销是应对行业竞争、实现业绩复苏的关键。尽管2025年上半年面临收入下滑与利润亏损的压力,但通过优化场景定位、提升营销效率,有望实现以下突破:
- 短期:聚焦“早餐、下午茶”等传统场景,强化产品适配与渠道联动,提升销售费用ROI;
- 长期:拓展“健康、夜间、社交”等新兴场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应对现制奶茶的挑战。
建议公司加强用户数据挖掘(如通过电商平台、自动售货机收集购买行为数据),精准识别高频场景,优化销售费用投放结构,推动场景营销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未包含2023-2025年场景营销的具体执行数据,分析基于行业逻辑与财务趋势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