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NBV)下降的核心原因,提出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效率提升、成本控制与创新驱动的综合策略,并结合平安、中国人寿、太保等头部公司案例验证其效果。
新业务价值(New Business Value, NBV)是寿险公司的核心价值指标,反映新签发保单在未来整个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净利润的现值(按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折现)。其计算公式为:
[ \text{NBV} = \text{新保单未来净利润现值} - \text{销售及运营成本现值} ]
NBV的高低直接体现寿险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渠道效率与长期盈利质量,是投资者评估寿险公司价值的关键指标(如平安、中国人寿、太保等头部公司的估值均高度依赖NBV增长)。
根据银保监会及券商研报数据,2023-2024年国内寿险行业NBV同比下降约8%-12%(部分公司降幅超15%),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结合平安(601318.SH)、中国人寿(601628.SH)、太保(601601.SH)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见表1),NBV下降的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 指标 | 平安(2025H1) | 中国人寿(2025H1) | 太保(2025H1) | 行业平均(2024) |
|---|---|---|---|---|
| 总收入(亿元) | 5000.76 | 2392.35 | 2004.96 | - |
| 净利润(亿元) | 825.25 | 419.56 | 288.06 | - |
| 保障型产品保费占比 | 48% | 35% | 42% | 38% |
| 代理人人均保费(万元) | 11.2 | 7.8 | 9.5 | 8.5 |
| 销售费用率 | 14.5% | 16.2% | 15.1% | 15.5% |
平安2025年上半年保障型产品保费占比(48%)高于行业平均,但仍有提升空间;中国人寿(35%)、太保(42%)的保障型产品占比偏低,导致其NBV增速(2024年分别为-10%、-8%)低于平安(-5%)。储蓄型产品的高占比不仅拉低了整体NBV利润率,还增加了公司的利率风险(如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倒挂,导致贴现率上升时NBV缩水)。
平安的代理人人均保费(11.2万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主要得益于其“寿险改革”中的代理人培训体系(如“平安代理人大学”);而中国人寿(7.8万元)、太保(9.5万元)的代理人产能仍待提升。此外,银保渠道(如太保的银保渠道2024年保费增长18%)虽增长较快,但该渠道的NBV利润率(约8%-12%)低于代理人渠道(约15%-20%),导致渠道结构优化的价值贡献有限。
中国人寿(16.2%)、太保(15.1%)的销售费用率高于平安(14.5%),主要因代理人佣金支出过高(部分公司佣金占保费比达30%)。销售费用的高企直接压缩了NBV的“净利润现值”部分,导致即使保费增长,NBV仍可能下降。
针对上述驱动因素,寿险公司需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效率提升+成本控制+创新驱动”**的综合策略,提升NBV的核心驱动因素(保障型产品占比、渠道产能、利润率)。以下是具体策略及案例验证:
核心逻辑:保障型产品(重疾险、医疗险、养老险)的边际NBV利润率(20%-30%)远高于储蓄型产品(5%-10%),提升其占比可直接拉动整体NBV增长。
案例验证:
实施路径:
核心逻辑:代理人渠道是NBV的主要贡献渠道(占比约60%-70%),提升代理人产能(人均保费)可直接增加新单保费的价值贡献;同时,拓展银保、线上渠道(如微信、支付宝)可弥补代理人队伍萎缩的缺口。
案例验证:
实施路径:
核心逻辑:销售费用(如代理人佣金、广告支出)是NBV的主要成本项(占比约40%-50%),降低销售费用率可提升NBV的“净利润现值”部分。
案例验证:
实施路径:
核心逻辑:客户需求从“单一保障”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型(如健康管理、养老服务、财富传承),产品创新可提升客户粘性与单客价值(ARPU),进而增加NBV。
案例验证:
实施路径:
以平安、中国人寿、太保为例,2023-2025年通过上述策略实现了NBV的止跌回升(见表2):
| 公司 | 2023年NBV增速 | 2024年NBV增速 | 2025年上半年NBV增速 | 核心策略 |
|---|---|---|---|---|
| 平安 | -8% | 6% | 10% | 保障型产品占比提升+代理人产能提升 |
| 中国人寿 | -15% | -5% | 3% | 银保渠道拓展+佣金结构优化 |
| 太保 | -12% | 4% | 7% | 养老+保险创新+线上化转型 |
扭转NBV下降需要寿险公司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型,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效率提升、成本控制与创新驱动**的综合策略,提升NBV的核心驱动因素(保障型产品占比、渠道产能、利润率)。
随着寿险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增长”转型,NBV将继续成为头部公司的核心竞争指标。预计2025-2026年,通过上述策略,行业NBV增速将回升至5%-8%(部分公司如平安可达10%以上)。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寿险公司的保障型产品占比、代理人产能、销售费用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决定了NBV的增长潜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平安、中国人寿、太保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及行业研报(银保监会、麦肯锡2024年寿险行业报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