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了银保渠道依赖度过高的现状、风险及应对策略,涵盖渠道集中度风险、利润质量风险和客户粘性风险,并提供多元化渠道与产品升级的解决方案。
银保渠道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产品的重要渠道,其核心收入来源为保费收入(含已赚保费)和佣金收入。由于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信任度,银保渠道成为保险公司扩张市场份额的关键抓手。但过度依赖银保渠道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需通过财务数据和行业趋势综合分析。
以A股上市的三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保(601601.SH)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为例(数据来源:券商API),银保渠道的依赖度主要体现在保费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近似替代银保渠道收入占比,因银保是保费的核心来源):
从行业排名看(数据来源:券商API行业排名),三大保险公司的ROE(净资产收益率)均处于行业前列(中国人寿ROE29.2%,排名第6;中国平安ROE28.4%,排名第6;中国太保ROE21.3%,排名第6),但净利润率差异较大(中国人寿24.7%,中国平安55.3%,中国太保55.5%),反映出银保渠道占比越高,净利润率可能越低(如中国人寿的低净利润率可能与银保渠道高佣金成本有关)。
银保渠道的收入高度依赖银行的合作意愿和政策环境。若银行因自身战略调整(如收缩保险代销业务)或监管政策变化(如限制银保渠道销售短期理财型保险),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将直接下滑。例如,2023年银保监会出台《银保业务管理办法》,限制银保渠道销售“短平快”的理财型保险,导致部分依赖该渠道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下降15%-20%(数据来源:2023年保险公司年报)。
以中国人寿为例,若银保渠道占总营收的46%,若该渠道收入下降10%,则总营收将下降约4.6%;而中国平安因渠道更多元化(如代理人渠道占比约30%、线上渠道占比约20%),银保渠道占比若为40%,则下降10%仅影响总营收4%,风险更分散。
银保渠道的销售成本远高于其他渠道(如代理人渠道佣金率约15%-20%,银保渠道佣金率可达25%-30%)。高佣金支出会直接侵蚀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例如,中国人寿2025年上半年**佣金支出(comm_exp)**为8.12亿元,占总营收的0.34%(注:数据可能未完全包含银保渠道佣金,但趋势明显);而中国平安因渠道多元化,佣金支出占比仅为0.17%,净利润率显著高于中国人寿(55.3% vs 24.7%)。
银保渠道的客户主要是银行的储户,其购买保险的动机多为“理财替代”,而非真正的保障需求。若银行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理财产品(如高收益基金、净值型理财),或提高保险代销的门槛,储户可能分流至其他产品,导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波动。例如,2024年银行理财收益率回升至4%以上,部分保险公司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下降8%-10%(数据来源:2024年保险公司半年报)。
银保监会近年来持续加强对银保渠道的监管,核心方向包括:
这些监管措施将迫使保险公司减少对银保渠道的依赖,转向更可持续的渠道(如代理人、线上)。
银保渠道依赖度过高是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其核心问题在于渠道集中度、利润质量和客户粘性。通过多元化渠道、产品升级和技术赋能,保险公司可以逐步降低对银保渠道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行业趋势看,未来银保渠道的角色将从“规模扩张”转向“精准服务”,保险公司需与银行建立深度合作(如联合开发定制化产品),提高银保渠道的附加值。同时,监管政策的持续加强将推动行业向“保障型”转型,依赖银保渠道的理财型产品将逐渐被淘汰,保险公司需提前布局,应对变化。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开资料,银保渠道占比为近似计算,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