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务盈利时间分析:2026-2027年头部企业或扭亏

本文分析光伏行业供需格局、成本趋势及技术进步,预测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头部企业或于2026-2027年实现盈利,阳光电源因多元化已提前盈利。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光伏业务盈利时间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光伏产业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近年来经历了高速增长,但也面临供给过剩、价格下跌、成本高企等挑战,导致多数纯光伏业务企业(如组件、硅料厂商)陷入亏损。本文通过行业供需格局、成本趋势、技术进步、政策驱动及具体公司财务表现等多维度分析,探讨光伏业务的盈利时间窗口。

二、行业供需与价格走势:短期过剩,长期向好

1. 需求端:全球碳中和驱动长期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达350GW,同比增长35%;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继续保持28%的增速,主要受中国“双碳”目标、欧洲REPowerEU计划及美国IRA法案的推动。长期来看,全球光伏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装机量将突破1000GW,为行业盈利奠定需求基础。

2. 供给端:短期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2023年以来,硅料、组件产能快速释放(硅料产能从2022年的80万吨增至2025年的200万吨),导致价格大幅下跌:

  • 硅料价格从2023年的30万元/吨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8万元/吨;
  • 组件价格从2023年的1.8元/瓦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0.8元/瓦,部分厂商甚至跌破成本线(如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组件成本约0.85元/瓦,售价约0.82元/瓦)。

3. 价格企稳信号:需求增长缓解过剩

2025年下半年,随着全球装机量旺季到来(中国“金九银十”、欧洲冬季能源需求增加),组件价格已逐步企稳(约0.85元/瓦),硅料价格也回升至9万元/吨。行业供需格局正在改善,为盈利创造条件。

三、成本下降:盈利的核心驱动因素

1. 硅料成本:规模化与技术进步推动下降

硅料是光伏组件的核心成本(占比约40%),头部企业(如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通过大型化产能(10万吨/年以上)改良西门子法技术优化,将硅料成本从2023年的15万元/吨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万元/吨。未来,随着颗粒硅等新技术的普及,成本有望进一步降至5万元/吨以下。

2. 组件成本:效率提升与规模效应

组件成本主要由硅料、电池片、封装材料构成,其中电池片效率提升是关键:

  • 隆基绿能的HPBC2.0组件效率达23.5%,较传统PERC组件(22%)提高1.5个百分点,单位瓦成本降低约0.05元/瓦;
  • 通威股份的TOPCon电池效率达24%,单位成本较PERC降低0.08元/瓦。

3. 其他成本:物流与运营优化

随着全球产能布局优化(如中国厂商在东南亚、欧洲建立产能),物流成本下降约10%;同时,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运营(如隆基的“数字工厂”)**降低管理成本,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率较2024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四、具体公司财务表现:分化明显,头部企业率先减亏

选取三家典型光伏企业(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分析其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1. 隆基绿能(601012.SH):纯光伏组件厂商,减亏趋势明显

  • 总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15%,销量增长20%);
  • 营业成本:330亿元(同比下降10%,主要因硅料成本下降);
  • 净利润:-26亿元(同比减亏40%,因成本下降及HPBC2.0产品占比提升至30%);
  • 展望:2025年下半年HPBC2.0产品占比将提升至50%,预计全年亏损收窄至-15亿元,2026年有望实现盈利(假设组件价格企稳至0.9元/瓦,成本降至0.8元/瓦)。

2. 通威股份(600438.SH):硅料+组件一体化厂商,硅料业务支撑利润

  • 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8%,硅料销量增长12%);
  • 营业成本:474亿元(同比下降5%,硅料成本下降抵消组件亏损);
  • 净利润:-61亿元(同比减亏25%,硅料业务盈利10亿元,组件业务亏损71亿元);
  • 展望:2026年硅料价格若回升至10万元/吨,硅料业务盈利将增至20亿元,组件成本降至0.8元/瓦,预计全年实现盈利(净利润约5亿元)。

3. 阳光电源(300274.SZ):多元化业务(逆变器+储能+光伏),已实现盈利

  • 总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30%,逆变器销量增长40%,储能业务增长50%);
  • 营业成本:347亿元(同比增长20%,逆变器、储能业务毛利率达30%);
  • 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25%,逆变器、储能业务贡献80%利润);
  • 结论:阳光电源因多元化业务结构,光伏业务(组件、电站)已实现盈利(毛利率约15%),成为行业盈利标杆。

五、盈利时间预测:头部企业2026-2027年实现盈利

1. 核心假设

  • 需求:2026年全球光伏装机量达450GW(同比增长28%);
  • 价格:组件价格企稳至0.9元/瓦,硅料价格回升至10万元/吨;
  • 成本:硅料成本降至5.5万元/吨,组件成本降至0.8元/瓦;
  • 技术:HPBC2.0、TOPCon等高效组件占比提升至60%。

2. 盈利时间窗口

  • 隆基绿能:2026年上半年组件价格企稳,成本下降,预计2026年全年实现盈利(净利润约10亿元);
  • 通威股份:2026年硅料业务盈利增长,组件成本下降,预计2026年下半年实现盈利(全年净利润约8亿元);
  • 阳光电源:已实现盈利,2026年光伏业务利润将进一步增长(占比提升至30%)。

六、结论

光伏业务的盈利时间取决于供需格局改善、成本下降及技术进步。头部企业(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因规模优势和技术储备,有望在2026-2027年实现盈利;而多元化业务企业(如阳光电源)已提前盈利。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光伏行业将进入盈利周期,头部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0];
  • 国际能源署(IEA)光伏市场报告[0];
  • 行业公开数据[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