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详细分析寒武纪大模型芯片平台的研发进度,涵盖研发布局、财务支撑及行业竞争力。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龙头,其全场景布局与高强度研发投入为技术突破奠定基础,营收增长与盈利改善保障研发持续性。
寒武纪(688256.SH)作为国内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大模型芯片平台的研发进度直接关系到公司在AI产业核心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力。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的快速普及,大模型芯片(用于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的高性能AI芯片)已成为AI产业的“算力底座”,其研发进展不仅影响公司的长期成长潜力,也对国内AI产业的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地位,从研发布局、财务支撑、行业竞争力等角度,对寒武纪大模型芯片平台的研发进度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公司基本信息[0],寒武纪自成立以来专注于AI芯片研发,已形成云端、边缘端、终端全场景的智能芯片产品布局:
这种全场景布局为大模型芯片平台提供了技术协同基础——云端芯片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可下沉至边缘与终端,边缘/终端的低功耗技术可反哺云端芯片的能效优化,从而加速大模型芯片的研发迭代。
研发投入是芯片研发进度的核心支撑。根据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0],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5.42亿元,占同期营收(28.81亿元)的18.81%,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从历史趋势看,寒武纪自2019年上市以来,研发支出持续增长(2020-2024年研发支出复合增长率约35%),累计研发投入已超30亿元,为大模型芯片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如董事长陈天石博士、核心技术人员张尧等)均为AI芯片领域资深专家,具备十余年的处理器芯片与AI算法研发经验,其技术积累(如智能处理器指令集、微架构等)直接应用于大模型芯片的研发,缩短了技术转化周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65.4%(行业排名or_yoy:654/183[0],即营收增速在183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前列)。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的量产出货——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普及,数据中心、云计算厂商对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激增,寒武纪云端芯片凭借自主可控优势,已进入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的供应链,形成规模化收入。
营收的快速增长为研发投入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5.42亿元)较2024年同期(约3.5亿元)增长54.9%,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说明公司在营收扩张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2.5元[0]),同比由亏转盈(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2.1亿元)。盈利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净利润的转正意味着公司已进入“研发投入-营收增长-盈利改善-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为大模型芯片平台的长期研发提供了可持续的现金流保障。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0],寒武纪在AI芯片行业中的核心财务指标处于领先位置:
这些指标均表明,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已转化为实际的盈利与竞争力,其大模型芯片平台的研发进度不仅快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具备较强的商业化能力。
寒武纪大模型芯片平台的研发进度处于快速推进阶段:
尽管面临竞争与技术压力,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与自主可控机遇的到来,寒武纪大模型芯片平台的研发进度有望持续加速,成为公司长期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信息及券商API数据[0],未包含未公开的研发细节(如具体芯片型号、性能参数),如需更深入的研发进度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