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万辰集团量贩零食门店的扩张速度、财务支撑及行业对比,探讨其业务协同性与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万辰集团(300972.SZ)作为国内食用菌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拓展业务边界,尝试切入量贩零食赛道。本文通过公开信息梳理、财务数据挖掘及行业背景对比,对其量贩零食门店的扩张速度及背后的支撑逻辑进行分析。由于公司未单独披露零食业务的详细门店数据,部分结论基于间接信息推导,仅供参考。
万辰集团的核心业务为食用菌的种植、加工与销售,2023年食用菌收入占比达95%以上[0]。2024年起,公司通过“自有品牌+渠道拓展”模式进入量贩零食领域,推出“万辰零食”品牌,主打“高性价比、社区化”定位,目标客群为二三线城市家庭消费者。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如招聘网站、本地生活平台),2024年下半年万辰零食在福建、浙江等地开设了首批门店,数量约为20-30家[1]。2025年上半年,有媒体报道其在江西、广东新增门店15-20家[2]。截至2025年6月,推测门店总数约为50-60家,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
若以2024年下半年为起点,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较初始阶段增长约150%-200%(假设2024年末为25家,2025年中为60家)。但需注意,这一增速为短期阶段性数据,未反映完整年度的扩张节奏,且缺乏公司官方确认,准确性待验证。
万辰集团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净利润1.1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14.5亿元,净利润1.3亿元[0]。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均超过2亿元[0],为零食业务扩张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量贩零食门店的单店投入(租金+装修+首批备货)约为20-30万元(参考行业平均水平),若2025年开设50家门店,总投入约为1000-1500万元,占公司2024年净利润的77%-115%。考虑到公司食用菌业务的稳定现金流,这一投入处于可承受范围内,但需警惕零食业务对核心业务的资金分流。
万辰集团的食用菌供应链可与零食业务形成协同:一方面,食用菌产品(如香菇干、木耳脆)可直接作为零食 SKU 导入,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经销商网络(覆盖全国2000+终端)可为零食门店提供渠道支持[0]。这种协同性有助于提高扩张效率,降低边际成本。
2023-2025年,量贩零食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头部企业(如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的门店数量年增长率均超过50%[3]。其中,零食很忙2024年门店数量突破3000家,年增速达60%;赵一鸣零食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较2024年末增长40%[3]。
万辰零食的门店数量(约50-60家)远低于头部企业,处于行业第二梯队。其扩张速度(假设2025年增速为100%)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基数过小,实际市场份额提升有限。此外,公司在品牌认知度、供应链成熟度等方面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短期内难以实现快速追赶。
量贩零食赛道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采购、数字化运营抢占市场份额,万辰零食作为新进入者,需面对“流量获取难、用户留存低”的问题。
若零食业务扩张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2024年,公司零食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0],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过高的费用投入可能拖累整体盈利能力。
虽然食用菌供应链可支持零食业务,但零食产品的研发、营销及渠道管理与食用菌业务差异较大,公司需建立独立的零食业务运营团队,避免核心业务资源分散。
万辰集团的量贩零食门店扩张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目前速度较快但基数较小,尚未形成规模化优势。其扩张的核心支撑在于稳定的现金流及食用菌供应链的协同性,但需警惕市场竞争与财务压力的潜在风险。
未来,若公司能通过差异化定位(如聚焦社区场景、强化健康零食标签)、数字化运营(如会员体系、精准营销)提升单店效率,有望在量贩零食赛道占据一席之地。但短期内,零食业务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仍将有限,需持续跟踪其门店数据及财务表现。
注: 本文部分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财报[0]及行业研究报告[3],门店数量为推测值,具体以公司披露为准。由于信息有限,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的门店数据及财务指标。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