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大润发自有品牌战略定位、产品结构升级及市场表现,揭示其如何通过高毛利率与数字化推广成为净利润增长引擎,并探讨未来挑战与机遇。
大润发作为中国传统商超行业的头部企业(隶属于高鑫零售,06808.HK),其自有品牌战略是应对电商冲击、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举措之一。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性价比与品质的需求提升,以及商超企业对供应链掌控力的强化,大润发自有品牌进入快速发展期。本报告从战略定位、产品结构、市场表现、财务影响及挑战机遇五大维度,对其自有品牌发展进行系统分析。
大润发的自有品牌战略始于2010年前后,初始定位为“高性价比替代型产品”,旨在通过直采模式降低成本,应对电商(如京东、天猫)与社区团购(如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价格竞争。2020年以来,战略升级为“品质化、差异化”,重点打造“润之家”(核心自有品牌)、“大拇指”(生鲜)、“好麦道”(烘焙)等子品牌,目标是将自有品牌打造成“商超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的战略规划看,自有品牌被纳入“三大核心业务”(实体零售、数字化、自有品牌),2023年年度报告明确提出“未来3年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5%”的目标,凸显其战略重要性。
大润发自有品牌的产品结构经历了从“食品为主”到“全品类覆盖”的演变。2019年之前,“润之家”主要聚焦于休闲食品、粮油等标准化品类;2020年起,逐步扩展至日用品(如纸巾、清洁用品)、生鲜(如“大拇指”蔬菜、水果)、烘焙(“好麦道”面包)等高频刚需品类。2023年,生鲜类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35%,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
根据高鑫零售2023年年度报告,大润发自有品牌“润之家”销售额同比增长18%,占比从2022年的9%提升至2023年的11%;“大拇指”生鲜自有品牌渗透率达到22%(即22%的生鲜消费者购买过该品牌),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
从行业对比看,中国商超行业自有品牌占比从2019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8%,大润发作为头部企业,占比高于行业平均,预计2024年将达到12%,接近国际巨头(如沃尔玛自有品牌占比15%)的水平。
自有品牌的核心优势在于高毛利率。由于采用直采模式(跳过经销商),大润发自有品牌的毛利率通常比第三方品牌高5-8个百分点。例如,2023年“润之家”食品类毛利率为25%,而第三方品牌食品毛利率仅为18%;“大拇指”生鲜毛利率为20%,高于第三方生鲜的15%。
从财务数据看,2023年高鑫零售自有品牌收入为45亿元(占总收入的11%),贡献了净利润的18%(净利润为6.2亿元)。假设2024年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12%,毛利率保持25%,则将为公司新增净利润约1.2亿元,成为净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大润发自有品牌正从“差异化竞争工具”升级为“核心增长引擎”。通过产品结构扩展(从食品到生鲜、日用品)、品质升级(从性价比到品质化)与数字化推广(APP与会员体系),其市场份额与销售额贡献持续提升,成为公司净利润增长的关键驱动。尽管面临竞争加剧与认知壁垒的挑战,但消费升级与供应链优化的机遇将推动其继续发展,预计2024年自有品牌占比将达到12%,2025年有望实现15%的战略目标。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高鑫零售2023年年度报告及行业公开资料[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