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对电池需求总量、结构、区域分布及原材料的影响,预测2025年全球电池需求达147.5GWh,磷酸铁锂占比65%,中国占60%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NEV)渗透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是衡量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进度的核心指标。随着各国“双碳”目标的推进(如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欧洲“Fit for 55”、美国《 Inflation Reduction Act》),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直接驱动电池需求的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与区域重构。本报告从需求总量、结构变化、区域分布、原材料驱动四大维度,系统分析渗透率提升对电池需求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趋势。
电池需求总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单车带电量。渗透率提升通过提高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叠加单车带电量增长(续航里程需求提升),共同推动电池需求规模快速扩张。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400万辆,渗透率约27%;2024年销量增至200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35%;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500万辆,渗透率突破40%(其中纯电动车销量约2000万辆,插电混动汽车约500万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销量约949万辆,渗透率36%,2025年渗透率将升至50%,销量突破12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48%)。
随着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从“够用”(400km)向“充裕”(500km+)转变,纯电动车单车带电量持续增长。2020年全球纯电动车单车带电量约50kWh,2023年升至65kWh,2025年将进一步达到70kWh(高端车型如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汉EV的单车带电量已超过100kWh)。插电混动汽车的单车带电量相对稳定(约15-20kWh),但占比逐步下降(2023年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28%,2025年将降至20%)。
以2025年数据为例:
若考虑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60%(销量约3600万辆)、单车带电量升至80kWh(纯电动车占比85%),电池需求总量将达到244.8 GWh(3600×85%×80 + 3600×15%×15),较2025年增长66%。
渗透率提升不仅推动电池需求总量增长,还通过车型结构变化(中低端 vs 高端)与技术进步(能量密度提升),驱动电池需求结构向磷酸铁锂(LFP)倾斜,三元锂(NCM/NCA)则聚焦高端市场。
磷酸铁锂因成本低(比三元锂低20%-30%)、安全性高,成为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秦PLUS EV、五菱宏光MINI EV)的主流选择。2023年全球磷酸铁锂占电池需求的比例约60%(中国市场占比70%),主要原因是:
随着渗透率提升,中低端车型的销量占比将保持稳定(2025年约60%),磷酸铁锂的需求占比将进一步升至65%(全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将达到75%。
三元锂(尤其是NCM811、NCA)因能量密度高(200-250Wh/kg)、续航里程长(500km+),主要应用于高端新能源汽车(如特斯拉Model 3/Y、蔚来ES6、小鹏P7)。2023年全球三元锂占电池需求的比例约40%(欧洲市场占比70%、美国市场占比80%),其需求增长主要来自:
预计2025年全球三元锂需求占比将降至35%,但仍将是高端市场的核心选择。
不同区域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差异(受政策、市场成熟度、消费者偏好影响),导致电池需求的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形成“中国主导、欧洲次之、美国追赶”的三极格局。
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市场(2023年36%,2025年将达50%),也是电池需求的最大贡献者(2023年占全球电池需求的55%,2025年将升至60%)。主要原因:
2025年中国电池需求将达到88.5 GWh(1200万辆新能源汽车×73.75kWh单车带电量),占全球的60%。
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3年25%,2025年35%)低于中国,但因消费者对续航里程要求更高(平均续航500km以上),单车带电量(约75kWh)高于中国(约70kWh),是高端三元锂电池的核心需求市场。2025年欧洲电池需求将达到36.8 GWh(500万辆新能源汽车×73.6kWh单车带电量),占全球的25%。
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3年8%,2025年15%)较低,但因汽车总销量大(2023年约1700万辆)、政策支持力度大(如《 Inflation Reduction Act》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抵免),未来增长潜力大。2025年美国电池需求将达到19.7 GWh(250万辆新能源汽车×78.8kWh单车带电量),占全球的13%。
电池需求的扩张直接拉动锂、镍、钴等关键原材料的需求,其中锂因所有电池类型都需要(磷酸铁锂、三元锂),需求增长最快;镍因三元锂电池的核心原料(NCM811电池每GWh需要约8000吨镍),需求增长次之;钴因三元锂电池的用量减少(从NCM622的15%降至NCM811的5%),需求增长较慢。
每GWh磷酸铁锂需要约1700吨锂(LCE,碳酸锂当量),每GWh三元锂需要约2200吨锂。2025年全球电池需求147.5 GWh中,磷酸铁锂约95.9 GWh(占65%)、三元锂约51.6 GWh(占35%),锂需求约:
若考虑2030年电池需求244.8 GWh,锂需求将达到440,640 吨LCE(较2025年增长59%),而全球锂资源储量约2200万吨(LCE),短期(2025-2030年)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2025年全球三元锂电池需求约51.6 GWh,需要镍约41.3 万吨(51.6×8000),较2023年的20万吨增长106%。若2030年三元锂占比降至30%(电池需求244.8 GWh),镍需求将达到58.8 万吨(244.8×30%×8000),占全球镍总需求的20%(2023年全球镍总需求约270万吨)。
三元锂电池中钴的用量从NCM622的6%降至NCM811的2%,2025年全球钴需求约2.1 万吨(51.6×400),较2023年的1.5万吨增长40%,增速低于锂和镍。
预计2025-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从40%提升至60%,电池需求总量将从147.5 GWh增长至244.8 GWh,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10.5%。
随着磷酸铁锂能量密度的提升(2030年将达到200Wh/kg),其在中高端车型中的应用将增加,预计2030年全球磷酸铁锂占比将达到70%,三元锂占比降至30%。
2030年中国电池需求将占全球的55%(134.6 GWh),欧洲占20%(49.0 GWh),美国占15%(36.7 GWh),其他市场占10%(24.5 GWh)。
短期(2025-2030年),锂镍钴的供给增长(如澳大利亚锂矿、印尼镍矿)将滞后于需求增长,价格将保持高位(锂价约30万元/吨LCE,镍价约20万元/吨,钴价约30万元/吨)。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是电池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通过销量扩张、单车带电量增长推动电池需求总量快速增长,通过车型结构变化、技术进步驱动电池需求结构向磷酸铁锂倾斜,通过区域渗透率差异形成“中国主导、欧洲次之、美国追赶”的区域分布,同时拉动锂镍钴等原材料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未来,随着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2030年60%),电池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核心赛道。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IEA、中汽协、宁德时代公开资料及行业专家预测。)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