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一嗨租车长租业务的市场环境、业务表现、竞争格局及战略布局,探讨其新能源与数字化双轮驱动下的增长潜力与风险因素。
一嗨租车(EHIC)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租赁服务商,其长租业务(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提供1年及以上的车辆租赁服务)是公司收入的核心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企业出行需求的升级、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一嗨的长租业务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本报告从市场环境、业务表现、竞争格局、战略布局及风险因素五大维度,对一嗨租车长租业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深度分析。
中国汽车长租市场自2020年以来保持持续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企业出行成本控制需求(相较于自购车辆,长租可降低固定资产投入及运维成本)、新能源汽车渗透(政策推动企业采用新能源车辆以满足“双碳”目标)及灵活用工模式普及(企业对短期/项目制出行需求增加)。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国内汽车长租市场规模约为890亿元,同比增长16.2%;2025年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增长率保持在12%-15%之间。其中,新能源长租市场增速显著,2024年规模约120亿元,同比增长35%,2025年有望达到180亿元,占比提升至18%。
政策方面,《“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广新能源汽车在租赁领域的应用”,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对企业购买新能源车辆给予补贴,进一步降低了长租新能源车辆的成本。技术方面,数字化工具(如AI调度系统、实时车辆监控平台)提升了长租业务的运营效率,例如一嗨的“智能车队管理系统”可将车辆利用率提高15%-20%,降低空驶率。
根据一嗨租车2024年财报[0],长租业务收入占比约35%(约28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率(15%)。2025年上半年,长租业务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占比提升至37%,主要得益于企业客户续约率提升(约85%)及新能源长租订单增加(占长租订单的22%)。
一嗨长租业务的盈利核心在于规模化运营与残值管理:
国内汽车长租市场呈现“头部集中、中小分散”的格局,主要玩家包括:
相较于竞争对手,一嗨的长租业务优势体现在:
一嗨将新能源长租作为未来3年的核心增长引擎,2025年推出“新能源长租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一嗨通过“AI+大数据”优化长租业务流程:
随着新进入者的增加,长租市场的价格战趋于激烈,2025年上半年长租车辆的平均租金较2024年下降约5%,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嗨虽通过新能源车型及数字化服务维持了客户粘性,但仍需应对价格竞争的压力。
新能源车辆的电池成本仍较高(占车辆成本的40%),且电池残值波动较大(如2024年新能源车辆残值率约为45%,低于燃油车的55%),影响了长租业务的毛利率。一嗨通过与车企签订“残值担保协议”(车企承诺车辆处置时的最低残值),部分缓解了这一风险,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电池成本控制。
政策方面,新能源补贴退坡(2025年补贴标准较2024年下降10%)增加了新能源长租的成本;疫情方面,局部疫情的反复可能影响企业出行需求(如2024年四季度,一嗨长租订单量较三季度下降约8%)。
一嗨租车的长租业务处于增长赛道中的优势位置,凭借新能源布局与数字化能力,有望在未来3年保持15%-20%的收入增长率。未来,一嗨需重点关注:
总体来看,一嗨的长租业务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增长潜力,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核心支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