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极米科技光源技术路线分析:LED与激光双矩阵布局

深度解析极米科技LED与激光光源技术路线,涵盖入门级到中高端产品布局,研发投入及市场应用策略,展望Micro LED未来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极米科技光源技术路线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极米科技(688696.SH)作为智能投影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光源技术路线是支撑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光源作为投影设备的“心脏”,直接影响画质、亮度、寿命及应用场景拓展能力。本文通过梳理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系统分析极米科技的光源技术路线演变、研发投入策略及市场应用逻辑。

二、光源技术路线概述:从LED到激光的梯度布局

极米科技的光源技术路线遵循“性价比优先、场景适配”的原则,形成了“LED(入门级)+ 激光(中高端)”的双技术矩阵,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及应用场景。

1. 基础层:LED光源——入门级产品的核心支撑

LED(发光二极管)是极米入门级智能投影的主流光源,如Z6X Pro、Play6等产品均采用LED方案。其优势在于:

  • 成本控制:LED光源的供应链成熟,成本低于激光光源,适合入门级产品的性价比定位;
  • 功耗与便携性:LED功耗低(通常为10-30W),配合小型化设计,满足便携投影(如Play6)的移动需求;
  • 寿命稳定:LED寿命可达2-3万小时,远长于传统灯泡(约5000小时),降低用户后续维护成本。

从财务数据看,极米2025年上半年入门级产品(如Z6X Pro)收入占比约40%,LED光源的成本优势是支撑该板块增长的关键。

2. 升级层:激光光源——中高端与专业场景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用户对画质(如4K分辨率、高对比度)及场景(如家用旗舰、车载)需求的提升,极米逐步加大激光光源的研发与应用,形成“DLP激光+ LCoS激光”的组合方案:

  • DLP激光:应用于家用旗舰产品(如2025年发布的RS20系列),通过“激光+ DLP芯片”的组合,实现**高亮度(≥2500ANSI流明)、广色域(≥110% BT.2020)**的画质表现,满足家庭影院的专业需求;
  • LCoS激光:布局车载等新兴场景,如极米与赛力斯、江淮等车企合作的车内后排投影产品,采用LCoS激光光源,具备抗震动、高稳定性的特点,适配汽车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3. 技术储备:Micro LED——未来场景的前瞻布局

尽管当前Micro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但极米已通过研发投入布局该技术。Micro LED具备更高像素密度、更低功耗、更长寿命的优势,未来可应用于超便携投影、智能座舱显示等场景,成为公司长期技术竞争力的储备。

三、研发投入分析:聚焦光源核心技术,支撑路线升级

极米科技的研发投入始终向光源技术倾斜,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97亿元(占总收入的12.14%),其中约30%用于光源相关技术(如激光光源优化、Micro LED预研)。

1. 研发投入的结构特点

  • 人员投入:公司核心技术团队中,光学技术人员占比约25%(截至2025年6月),其中包括来自台湾地区的光学技术总监(陈怡学,硕士学历,2019年加入),专注于光源光学设计;
  • 专利布局:截至2025年6月,极米拥有光源相关专利约50项(如“一种激光投影光源的散热结构”“LED光源的匀光系统”),覆盖光源设计、散热、匀光等关键环节;
  • 供应链协同:与三星、LG等LED芯片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确保光源组件的稳定性及成本优势。

2. 研发投入的效果转化

  • 产品升级:2025年发布的RS20系列(家用旗舰)采用激光光源+ 光学移轴技术,实现画面无损移动,画质达到4K分辨率、3000ANSI流明,成为中高端市场的标杆产品;
  • 场景拓展:车载投影业务的突破(如赛力斯、江淮车型搭载),正是基于激光光源的高亮度(≥2000ANSI流明)、抗震动特性,满足汽车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四、产品矩阵与技术应用:场景化适配的商业逻辑

极米的光源技术路线与产品矩阵深度绑定,通过“技术-场景”适配实现市场覆盖:

产品系列 光源类型 目标用户 核心卖点 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
Play6(便携) LED 年轻用户、移动场景 轻量(≤500g)、低功耗 15%
Z6X Pro(入门家用) LED 家庭入门级 性价比(≤3000元)、1080P分辨率 35%
RS20系列(中高端家用) 激光 家庭影院用户 4K分辨率、3000ANSI流明、光学移轴 25%
车载投影(新兴场景) 激光 车企客户 高稳定性、抗震动 10%
其他(商用) 激光 企业用户 高亮度(≥4000ANSI流明)、长寿命 15%

1. 入门级市场:LED的性价比优势

入门级产品(如Z6X Pro)是极米的销量支柱,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35%。LED光源的成本控制(约占产品成本的20%)使得该系列产品能以≤3000元的价格覆盖大众用户,同时保持1080P分辨率的基本画质需求。

2. 中高端市场:激光的差异化竞争力

中高端产品(如RS20系列)是极米的利润核心,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达25%,毛利率约45%(高于入门级产品的30%)。激光光源的高亮度、广色域特性,满足了用户对“家庭影院”的升级需求,成为极米与竞品(如坚果、当贝)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3. 新兴场景:激光的拓展潜力

车载投影业务是极米2025年的重要增长点,收入占比达10%。激光光源的抗震动、高稳定性特性,适配汽车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如后排娱乐、导航显示),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五、市场竞争与趋势:光源技术的未来方向

1. 竞争格局:LED与激光的共存

当前智能投影市场中,LED与激光光源呈现“低端LED主导、高端激光崛起”的格局。极米的“LED+激光”路线,既巩固了入门级市场的份额(2025年上半年市场占比约28%),又通过激光产品切入中高端市场(占比约15%),形成了全面的竞争优势。

2. 技术趋势:Micro LED的潜在冲击

Micro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作为下一代光源技术,具备更高像素密度、更低功耗、更长寿命的优势,目前已进入产业化初期(如三星的Micro LED电视)。极米已通过研发投入布局该技术,未来若Micro LED实现成本下降,有望成为公司的下一代核心光源。

3. 风险因素

  • 技术迭代风险:若Micro LED等新技术快速普及,现有LED与激光技术可能面临淘汰风险;
  • 供应链风险:LED与激光芯片的供应依赖少数厂商(如三星、LG),若出现供应短缺,可能影响产品交付;
  • 成本压力:激光光源的成本仍高于LED(约为LED的1.5-2倍),若中高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利润水平。

六、结论与展望

极米科技的光源技术路线,是“技术驱动+ 市场适配”的典型案例。通过“LED(入门)+ 激光(中高端)”的双技术矩阵,覆盖了不同用户群体及应用场景,同时通过研发投入布局未来技术(如Micro LED),保持了长期竞争力。

展望未来,极米的光源技术路线将继续向“更高画质、更广泛场景”延伸:

  • 中高端市场:进一步优化激光光源的成本(如采用多芯片集成技术),降低激光产品的价格门槛;
  • 新兴场景:车载、商用等场景的拓展,将依赖激光光源的高稳定性、高亮度特性;
  • 未来技术:Micro LED的研发与产业化,有望成为公司的下一代核心竞争力。

总体来看,极米的光源技术路线符合智能投影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场景化适配,有望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券商API数据及行业公开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