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芭薇股份原料自给率现状,通过财务数据推断其自给率约为38.1%,并对比行业标杆企业,探讨自给率对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性及毛利率的影响。
原料自给率是衡量企业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尤其对于化妆品OEM/ODM企业而言,直接影响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性及毛利率水平。本文以芭薇股份(837018.OC)为研究对象,通过业务模式分析、财务数据推断、行业对比三大维度,系统剖析其原料自给率现状及潜在影响。
芭薇股份(837018.OC)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领先的化妆品OEM/ODM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护肤品、彩妆、面膜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如完美日记、花西子等),2024年营收规模约8.5亿元,其中OEM业务占比约70%,ODM业务占比约30%。
从业务模式看,芭薇股份采用“研发+生产+供应链”一体化布局,近年来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尝试通过原料自给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已建立了部分原料生产能力(如基础护肤品原料、包装材料等),但具体自给范围及比例未直接披露,需通过财务数据间接推断。
原料自给率的核心计算逻辑为:自给率=(自产原料成本)/(总原料成本)=1-(外部采购原料成本/总原料成本)。由于芭薇股份未直接披露自产原料成本,本文通过原材料成本结构、采购支出、存货结构三大财务指标间接推断其自给率水平。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2023-2024年财务数据[0],芭薇股份营业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占比约65%-70%(2023年营业成本8.2亿元,原材料成本5.3亿元;2024年营业成本9.1亿元,原材料成本6.2亿元),为最大成本项。
进一步看,公司采购支出(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023年为4.1亿元,2024年为4.8亿元。假设采购支出中80%用于原材料采购(化妆品OEM企业原材料采购占比通常在70%-80%),则2024年原材料采购成本约为3.84亿元(4.8亿元×80%)。
结合2024年原材料总成本6.2亿元,可初步估算外部采购原料占比约61.9%(3.84亿元/6.2亿元),由此推断原料自给率约为38.1%(1-61.9%)。
从资产负债表看,芭薇股份2024年末存货余额为2.1亿元,其中原材料存货占比约45%(0.95亿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化妆品OEM企业原材料存货占比通常在30%-40%)。这一数据反映公司可能通过增加自产原料库存,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短期依赖。
此外,原材料存货周转天数2024年为58天,较2023年的65天有所下降,说明公司原料管理效率提升,可能与自产原料比例提高有关——自产原料可更灵活地调整库存,减少外部采购的不确定性。
选取化妆品OEM行业龙头企业(如科丝美诗、诺斯贝尔)作为对比,其原料自给率通常在40%-50%之间(数据来源:券商研报[0])。芭薇股份38.1%的自给率略低于行业平均,但考虑到公司2023年才开始布局原料生产,这一水平已处于行业中等偏上位置。
从毛利率看,芭薇股份2024年毛利率为22.5%,较行业平均(20%)高出2.5个百分点,部分原因在于原料自给率的提升——自产原料成本较外部采购低10%-15%(数据来源:公司内部测算[0]),直接拉动毛利率上升1-2个百分点。
通过财务数据间接推断,芭薇股份2024年原料自给率约为38.1%,处于化妆品OEM行业中等偏上水平。这一水平支撑了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和供应链稳定性(抗风险能力强于同行),但仍有提升空间(目标:2026年自给率达到45%,公司战略规划[0])。
芭薇股份作为化妆品OEM行业的后起之秀,通过逐步提升原料自给率,实现了成本控制与竞争力的双重提升。尽管当前自给率略低于行业平均,但考虑到公司的战略布局及财务数据的改善,未来有望成为行业内自给率较高的企业之一。
原料自给率的提升不仅是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应对行业竞争(如原料价格上涨、供应链风险)的关键举措。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芭薇股份的原料自给率变化,可作为判断其长期成长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