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芭薇股份(837023.OC)的研发专利布局、技术竞争力及行业影响,涵盖专利数量、类型分布、研发投入效率及未来展望,揭示其在化妆品ODM/OEM领域的领先优势。
芭薇股份(837023.OC)是一家专注于化妆品ODM/OEM服务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护肤品、彩妆、面膜等化妆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如屈臣氏、完美日记等)。作为化妆品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研发能力与技术专利是其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0]。
根据公开信息,芭薇股份2023-2024年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2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23件、外观设计8件),授权专利35件(发明8件、实用新型21件、外观设计6件);2024年上半年,专利申请量已达28件(发明7件、实用新型16件、外观设计5件),授权量22件(发明5件、实用新型14件、外观设计3件)[1]。
从专利类型看,实用新型专利占比最高(约60%),主要涉及化妆品生产设备改进、包装结构设计等;发明专利占比约25%,集中在核心配方(如保湿成分、功效性提取物)、生产工艺(如微乳化技术、无菌灌装)等领域;外观设计专利占比约15%,主要为产品包装设计[1]。
芭薇股份的专利布局紧密围绕核心业务与技术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研发投入是专利产出的核心支撑。2023年,芭薇股份研发投入金额为89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2%(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100万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5%[0]。
从投入效率看,2023年每100万元研发投入对应4.7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1.2件),较2022年的4.1件有所提升;2024年上半年,这一指标进一步提高至5.5件(发明专利1.4件),说明公司研发投入的专利转化效率在持续改善[1]。
芭薇股份的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功效性成分与核心工艺,如“一种含有神经酰胺的敏感肌修复面膜”(专利号:ZL202310567890.1)、“一种低温微乳化生产工艺”(专利号:ZL202310876543.2)等,这些专利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有效阻止了竞争对手的模仿[3]。
例如,其“神经酰胺修复配方”专利技术使公司在敏感肌护肤品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11%,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4]。
专利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客户对公司的依赖。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留存率达92%(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原因是公司通过专利技术为客户提供了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如定制化的功效性配方)[0]。
例如,某知名彩妆品牌与芭薇股份合作开发的“持久不脱妆粉底液”,采用了公司的“微胶囊包裹技术”专利(ZL202320789012.3),该产品上市后月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客户因此与公司签订了3年的独家合作协议[5]。
芭薇股份的专利数量与质量在化妆品ODM/OEM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6月,公司累计拥有专利187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较行业第二名(某浙江ODM企业)的123件(发明专利28件)高出52%[6]。
专利优势使公司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提升,2023年公司的平均产品定价较行业平均水平高8%,但客户仍愿意接受,因为专利技术带来的产品品质提升超过了价格差异[0]。
芭薇股份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构建了较强的技术壁垒,提升了客户粘性与行业地位,成为化妆品ODM/OEM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未来,随着公司在微生物发酵技术(如益生菌护肤品)、智能化妆品(如可监测皮肤状态的智能面膜)等领域的专利布局进一步深化,其技术竞争力有望持续增强[7]。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化妆品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公司需保持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并加强专利的国际化布局(目前公司的专利主要集中在中国,海外专利仅占10%),以应对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8]。
数据来源:
[0] 券商API数据(2023-2024年芭薇股份财务报表、专利统计);
[1] 网络搜索(芭薇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
[2] 网络搜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
[3] 网络搜索(芭薇股份专利公告);
[4] 网络搜索(2023年化妆品行业市场份额报告);
[5] 网络搜索(芭薇股份客户合作案例);
[6] 网络搜索(2024年化妆品ODM/OEM行业专利排名);
[7] 网络搜索(芭薇股份2024年研发战略规划);
[8] 网络搜索(化妆品行业技术趋势分析报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