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黄金做市商制度的本质、功能与全球市场对比,分析其流动性供给、价格发现及市场联动作用,并展望2025年智能化、绿色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ing System)是黄金市场的底层交易机制,其核心是由具备充足资本、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做市商),通过连续报出双向买卖价格(Bid/Ask Price)并义务性承接订单,实现市场流动性供给、价格发现及风险缓冲的功能。
与股票市场的“竞价交易”(投资者直接匹配订单)不同,黄金市场因**全球24小时联动、现货与期货跨市场交易、机构投资者占比高(约70%)**的特点,更依赖做市商的“主动报价”来维持市场效率。例如,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做市商体系支撑了全球90%以上的黄金现货定价,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做市商则主导了黄金期货的流动性供给。
黄金市场虽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贵金属市场(2024年全球黄金交易量达5.8万亿美元[0]),但在极端事件下(如2020年疫情恐慌、2022年俄乌冲突),投资者可能集中买入或卖出,导致流动性瞬间枯竭。做市商的核心职责是在市场波动时承接过剩订单,避免价格暴跌或暴涨。
以2020年3月为例,全球金融市场遭遇“流动性危机”,黄金价格在10天内暴跌18%(从1700美元/盎司跌至1400美元/盎司),但LBMA的12家核心做市商(如汇丰、摩根大通)通过连续报出1000盎司以上的买卖价,承接了约200万盎司的卖单,使得市场未出现“停摆”,并在随后的2个月内反弹至1750美元/盎司[1]。
黄金的基准价格(如LBMA定盘价、SGE人民币黄金定盘价)均由做市商的报价综合形成。做市商通过整合美元汇率、美国国债收益率、地缘政治风险、黄金ETF持仓等多维度数据,报出反映市场预期的价格,经市场参与者买卖验证后形成基准价。
以LBMA黄金定盘价为例,其由5家做市商(巴克莱、汇丰、摩根大通、渣打、瑞银)每天两次通过“询价-调整”机制(Adjustment Process)确定:做市商根据收到的买卖订单,调整报价直至买卖量平衡,形成当天的基准价。该价格被全球央行、矿企、珠宝商及金融机构用作定价参考,误差率低于0.1%[2]。
黄金市场是全球一体化的,做市商通过跨市场套利(如伦敦现货与纽约期货、上海黄金交易所与LBMA)缩小价格差异,实现全球价格趋同。例如,当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为2000美元/盎司,而纽约COMEX期货价格为2005美元/盎司时,做市商可在伦敦买入现货、在纽约卖出期货,获取5美元/盎司的套利收益,同时将两个市场的价格差缩小至1美元以内[3]。
| 市场 | 核心做市商类型 | 准入标准 | 流动性贡献占比 | 基准价格影响力 |
|---|---|---|---|---|
| 伦敦LBMA | 国际投行(汇丰、摩根大通) | 资本充足率≥15%、日均报价≥1000盎司 | 70% | 90% |
| 纽约COMEX | 期货经纪商(高盛、花旗) | 期货合约持仓≥1万手、价差≤0.05美元/盎司 | 60% | 80% |
| 上海SGE | 中外资银行(渣打、工行) | 人民币资本≥50亿元、国际板做市经验 | 30%(2025年) | 15%(2025年) |
LBMA的做市商体系是黄金市场的“标杆”,其做市商需满足严格的资本要求(最低核心一级资本≥100亿美元)、流动性承诺(每天10:00-17:00连续报出1000盎司以上的买卖价)及信用评级(穆迪A3或标普A-以上)。截至2025年,LBMA共有15家核心做市商,其中外资机构占比80%(如汇丰、摩根大通、渣打),贡献了全球黄金现货交易量的70%[4]。
COMEX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期货市场,其做市商主要为期货经纪商(如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通过报出期货合约的双向价格(如2025年12月到期的黄金期货)提供流动性。COMEX的做市商价差通常低于现货市场(0.05-0.1美元/盎司),因期货市场的标准化合约(100盎司/手)和高杠杆(保证金比例≤5%)吸引了大量投机者,流动性更充足[5]。
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的做市商制度近年来快速发展,2023年推出“国际板做市商”制度,吸引了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机构加入。2025年,SGE的国际板做市商数量增至20家,其中外资机构占比50%,人民币黄金的日均交易量从2020年的50吨增至2025年的150吨,与国际黄金价格的相关性从0.85提升至0.95[6]。
买卖价差是做市商的核心收入,即卖出价与买入价的差额。黄金现货的价差通常为0.1-0.2美元/盎司(如LBMA做市商报出2000.00/2000.10美元/盎司),期货价差更小(0.05-0.1美元/盎司)。以LBMA做市商为例,日均交易量100万盎司,价差0.1美元/盎司,日均价差收益约10万美元,年收益约2500万美元[7]。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做市商开始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报价。例如,摩根大通2025年推出的“Gold Market Making AI”,通过分析实时数据(美元汇率、利率、地缘政治新闻),自动调整买卖价,使得价差缩小20%,同时提高了报价的准确性(误差率从0.2%降至0.1%)[10]。
全球绿色转型推动绿色黄金(符合负责任 mining 标准的黄金)需求增长。2025年,LBMA要求所有做市商报告黄金的ESG信息(如 mining 地点、环境影响、社会责任),推动绿色黄金的流动性。例如,渣打银行2025年推出“绿色黄金做市服务”,报出绿色黄金的买卖价(比普通黄金高0.5美元/盎司),吸引了大量ESG投资者[11]。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SGE的国际板做市商数量增至20家(2025年),其中外资机构占比50%(如渣打、汇丰、摩根大通)。这些做市商通过报出人民币黄金的买卖价,提升了人民币黄金的流动性,使得人民币黄金的全球定价权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15%[12]。
黄金做市商制度是黄金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未来演化方向将围绕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展开:
总之,黄金做市商制度的稳定运行,是全球黄金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市商需不断调整策略,适应新的挑战,才能继续发挥其“流动性供给者、价格发现者、市场连接者”的作用。
(注:文中[0]来自券商API数据,[1]-[12]来自网络搜索结果。)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