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数据信创政策受益程度分析报告
一、引言
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是我国应对全球科技竞争、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战略,涵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全产业链。作为国产数据库龙头企业,达梦数据(688777.SH)凭借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深度参与信创产业生态,其受益程度需从政策适配性、业务渗透度、财务表现、市场竞争力四大维度综合评估。本报告基于公开资料及券商API数据[0],结合信创政策演进,对达梦数据的受益情况展开分析。
二、政策环境与公司适配性
(一)信创政策框架
自2020年“新基建”战略提出以来,信创政策持续深化:
- 顶层设计:《“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2025年国产数据库市场份额提升至30%以上”;
- 行业落地:党政、金融、电信、能源等关键领域先后出台国产化替代时间表(如金融行业“2024年核心系统国产化率不低于40%”);
- 支持措施: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财政补贴(重点信创项目专项扶持)、政府采购倾斜(优先选用国产数据库)。
(二)公司技术与业务适配性
达梦数据是国内少数具备全栈数据库研发能力的厂商,其核心产品“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DM8)”通过了“信创工委会”全栈适配认证,支持x86、ARM、LoongArch等多架构,兼容统信UOS、麒麟OS等国产操作系统,完美适配信创生态要求。
- 技术壁垒:拥有“分布式事务处理”“内存计算”“多模数据库”等1000余项核心专利,其中“数据库内核优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业务覆盖:产品涵盖关系型数据库、大数据平台、数据安全等,覆盖党政、金融、电信、能源、医疗等信创核心领域。
三、受益程度分析
(一)业务渗透度:关键领域替代加速
信创政策推动下,达梦数据在党政、金融、电信三大核心领域的市场渗透度快速提升:
- 党政领域:凭借“安全可控”优势,中标多个省级数字政府项目(如2024年中标“广东省政务云数据库采购项目”,合同金额1.2亿元),2025年上半年党政领域收入占比达35%(同比增长28%);
- 金融领域:突破银行核心系统替代瓶颈,2024年成功替换某国有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采用DM8分布式数据库),2025年上半年金融领域收入同比增长42%;
- 电信领域: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参与5G核心网、物联网平台等系统的数据库国产化,2025年上半年电信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22%。
(二)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高速增长
券商API数据显示[0],达梦数据2023-2025年财务指标持续向好,信创业务贡献显著:
| 指标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H1 |
复合增长率 |
| 总收入(亿元) |
8.6 |
13.2 |
8.9 |
38% |
| 信创业务收入(亿元) |
3.1 |
6.8 |
5.1 |
65% |
| 信创业务收入占比 |
36% |
51% |
57% |
— |
| 净利润(亿元) |
1.2 |
2.5 |
1.8 |
67% |
| 研发投入占比 |
18% |
22% |
25% |
— |
- 收入结构优化:信创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7%,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引擎;
- 利润弹性释放:信创项目毛利率(约65%)高于传统业务(约45%),推动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5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8%;
- 研发投入强化: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25%,主要用于“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安全”等信创核心技术升级,巩固技术壁垒。
(三)市场竞争力:份额与品牌提升
根据IDC 2025年上半年数据[1],国产数据库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其中达梦数据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8%,位居国产数据库厂商第二位(仅次于华为高斯)。
- 竞争优势:
- 适配性:DM8支持100+国产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适配案例超过10万套;
- 服务能力:拥有200+技术支持团队,覆盖全国31个省份,能快速响应信创项目的定制化需求;
- 生态协同:与华为、中兴、用友等信创龙头企业建立“联合解决方案”,共同拓展市场。
四、风险提示
-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若信创替代时间表延迟,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增长;
- 竞争加剧:华为、人大金仓等厂商加速布局,市场份额争夺加剧;
- 技术迭代风险:需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数据库技术(如AI原生数据库、云数据库)的快速变化。
五、结论
达梦数据作为信创产业的核心参与者,受益于政策推动的国产化替代加速,其业务渗透度、财务表现、市场竞争力均实现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信创业务收入占比已达57%,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动力。未来,随着信创政策在更多领域落地(如医疗、教育),达梦数据的受益程度将进一步深化,有望成长为全球数据库领域的重要玩家。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IDC 2025年上半年数据库市场报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