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赣锋锂业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产能分配策略,从战略定位、市场需求、技术驱动及客户结构四大维度,揭示其产能倾斜氢氧化锂的逻辑与财务影响。
赣锋锂业(002460.SZ)作为全球锂行业龙头企业,以“锂超市”战略为核心,产品覆盖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等多品类。其中,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作为公司核心锂盐产品,其产能分配策略直接反映公司对市场需求、技术优势及客户结构的判断。本报告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行业趋势及财务数据,从战略定位、市场需求、技术驱动、客户结构四大维度,分析赣锋锂业氢氧化锂与碳酸锂的产能分配逻辑。
赣锋锂业的“锂超市”战略旨在通过丰富的产品矩阵覆盖不同客户需求,其中氢氧化锂与碳酸锂分别对应高镍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传统三元电池两大主流技术路线。公司明确将氢氧化锂作为“高端锂盐”核心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高增长领域;碳酸锂则作为“基础锂盐”,覆盖消费电子、工业级应用及传统电池市场。这种定位决定了产能分配向氢氧化锂倾斜的整体方向。
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氢氧化锂收入占比约为45%(碳酸锂占比约35%),而2025年中报显示,氢氧化锂收入增速(+18%)显著高于碳酸锂(+5%),反映产能分配的战略调整[0]。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是锂盐需求的核心引擎。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3500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高镍三元电池(镍含量≥80%)渗透率将从2023年的30%提升至45%[1]。氢氧化锂作为高镍三元电池的关键原料(每GWh高镍电池需200-250吨氢氧化锂),其需求增速(2025年预计+30%)远高于碳酸锂(+15%)[2]。
赣锋锂业作为国内最大的氢氧化锂生产商(2024年产能占比约28%),2025年新增氢氧化锂产能5万吨/年(江西新余基地),而碳酸锂产能仅新增2万吨/年(四川甘孜基地),产能分配向氢氧化锂倾斜的趋势明显[0]。
赣锋锂业是全球唯一同时掌握“锂辉石提锂”“锂云母提锂”“锂黏土提锂”技术的企业,其中锂辉石提锂技术(α-锂辉石硫酸法)是生产高纯度氢氧化锂(≥99.5%)的核心技术。公司拥有澳大利亚Mt Marion(锂辉石矿)、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锂)等优质资源,锂辉石原料占比约60%,为氢氧化锂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0]。
相比之下,碳酸锂生产主要依赖锂云母(江西宜春基地)及盐湖锂(青海基地),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公司通过锂辉石提锂技术的优势,将更多产能分配给氢氧化锂,以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
赣锋锂业的客户包括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等全球顶级电池厂商,这些客户对氢氧化锂的高纯度(≥99.5%)、低杂质(如钠、钾含量≤10ppm)要求极高。公司2025年与特斯拉签订的氢氧化锂长期供货协议(5万吨/年,2025-2030年),占其新增氢氧化锂产能的100%,直接驱动产能向氢氧化锂倾斜[3]。
此外,消费电子客户(如苹果、华为)对碳酸锂的需求(用于锂离子电池)较为稳定,但增长缓慢,公司仅保持现有碳酸锂产能(约10万吨/年)以满足传统市场需求[0]。
2025年中报显示,氢氧化锂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42%提升至48%,碳酸锂占比从38%下降至32%,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氢氧化锂的毛利率(2025年中报约35%)高于碳酸锂(约25%),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的30%提升至33%[0]。
氢氧化锂产能利用率(2025年中报约85%)高于碳酸锂(约70%),主要因高端客户订单充足。公司通过调整产能分配,将闲置的碳酸锂产能转换为氢氧化锂产能(如江西新余基地的碳酸锂生产线改造为氢氧化锂生产线),提升了整体产能利用率[0]。
赣锋锂业的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产能分配策略,本质是战略定位、市场需求、技术优势及客户结构的综合结果。公司通过向氢氧化锂倾斜产能,聚焦高镍三元电池市场,实现了产品差异化与收入结构优化。
展望未来,随着高镍三元电池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2030年预计达60%),氢氧化锂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可能继续扩大氢氧化锂产能(计划2026年新增3万吨/年),同时保持碳酸锂产能稳定,以巩固其全球锂行业龙头地位[0]。
数据来源:
[0] 赣锋锂业2025年中报、2024年年报(券商API数据);
[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
[2] 中信证券2025年锂盐行业研究报告;
[3] 特斯拉2025年供应商公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