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黄金在不同持有目的下的会计处理逻辑,涵盖金融资产(CAS 22/IFRS 9)与存货(CAS 1/IAS 2)模式,详解公允价值计量、存货跌价准备及套期会计等核心要点,助力企业合规处理黄金资产。
黄金作为兼具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的特殊资产,其会计处理需结合持有目的(交易、投资、生产销售)、行业特征(金融机构、矿业企业、贸易公司)及会计准则(IFRS、CAS)的要求,核心差异在于资产分类与计量模式的选择。本文从会计分类、金融资产模式、存货模式、特殊业务处理四大维度,系统解析黄金的会计处理逻辑,并结合案例说明具体应用。
黄金的会计分类取决于持有目的与控制权:
关键判断标准:
金融资产模式的核心是公允价值计量,分类取决于业务模式与合同现金流量特征(SPPI测试)。
根据CAS 22,金融资产分为三类: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9万元
投资收益 1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1万元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万元
借:银行存款 120万元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9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 11万元
投资收益 10万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万元
贷:投资收益 11万元
若企业持有黄金非交易目的(如长期战略投资),可通过“指定”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FVOCI-权益工具)。此时:
适用场景:企业以长期持有为目的购买实物黄金(如央行的黄金储备),但需满足“非交易性”(即不频繁买卖)。
存货模式的核心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适用于矿业企业、贸易公司等持有实物黄金的场景。
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贸易公司)或生产成本(矿业公司):
例:某矿业公司开采黄金的生产成本为100万元(其中直接材料40万元、直接人工30万元、制造费用30万元),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00万元
贷:原材料——矿石 40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 30万元
累计折旧 30万元
借:库存商品——黄金 100万元
贷:生产成本 100万元
存货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计提跌价准备的条件:当NRV < 成本时,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例:上述矿业公司的黄金库存商品成本100万元,期末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售价为95万元/公斤(假设该公司黄金重量为1公斤),销售费用为2万元,则:
可变现净值=95 - 2 = 93万元 < 成本100万元,需计提跌价准备7万元(100-93)。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7万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 7万元
转回跌价准备的条件:当NRV回升且超过成本时,可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但不得超过原计提金额)。
例:下期黄金售价回升至105万元/公斤,销售费用仍为2万元,则:
可变现净值=105 - 2 = 103万元 > 成本100万元,转回跌价准备7万元(原计提金额)。
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7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 7万元
存货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成本-跌价准备)的差额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矿业公司)或其他业务收入(贸易公司),同时结转成本。
例:上述矿业公司以105万元出售黄金(成本100万元,跌价准备已转回),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5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5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万元
贷:库存商品——黄金 100万元
企业用黄金期货、期权等工具对冲价格风险(如矿业公司对冲未来出售黄金的价格下跌风险),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CAS 24)。
分类与处理:
借:套期损益 5万元
贷:库存商品——黄金 5万元(被套期项目)
借:衍生工具——黄金期货 2万元
贷:套期损益 2万元(套期工具)
最终,套期损益净损失3万元(5-2),反映未完全对冲的风险。金融机构向企业借出黄金(如矿业公司借入黄金用于生产),需判断控制权是否转移:
例:银行向矿业公司借出1公斤黄金(公允价值100万元),租赁期1年,租金5万元,银行保留控制权,会计分录:
借:应收租赁款——黄金 100万元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黄金 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5万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 5万元
借:库存商品——黄金(租赁) 100万元
贷:应付租赁款——银行 100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5万元
贷:银行存款 5万元
黄金的会计处理需结合持有目的与准则要求,核心结论如下:
对企业的启示:
(注:本文案例均为简化处理,实际应用需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及准则最新修订。)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