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增持黄金会引发实物黄金流动性短缺吗?财经分析

本文分析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对实物黄金流动性的影响,从需求端、供给端、市场库存、流动性指标及替代机制五大维度展开,结合最新数据探讨央行购金是否会导致流动性短缺。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对实物黄金流动性影响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成为黄金市场的重要特征。2022年,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达1136吨,创1967年以来历史新高;2023年虽略有回落至800吨,但仍处于近50年高位;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央行购金保持稳健,累计净购买量约500吨[0]。市场普遍关注:央行大规模购金是否会导致实物黄金流动性短缺?本文从需求端规模、供给端能力、市场库存、流动性指标、替代机制五大维度展开分析,结合最新市场数据,探讨这一问题的核心逻辑与结论。

二、核心分析维度

(一)需求端:央行购金占总供给比例仍处于合理区间

央行购金是实物黄金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结合总供给规模判断其对流动性的冲击。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数据,2023年全球黄金总供给约5300吨(其中矿产金3600吨、再生金1700吨),央行购金量占总供给的比例约15%;2024年总供给微增至5400吨,央行购金占比降至13%[0]。即使2025年央行购金量回升至700吨,占总供给的比例仍仅约13%(假设总供给5400吨)。

从历史经验看,当单一需求方占总供给比例超过20%时,才可能对流动性造成显著压力(如2009-2011年ETF购金潮,占比曾达25%,导致当时流动性紧张)。当前央行购金占比远低于这一阈值,因此需求端冲击尚未达到引发流动性短缺的程度

(二)供给端:矿产金与再生金的弹性支撑

实物黄金的供给主要由矿产金(约占65%)和再生金(约占35%)构成,两者的弹性决定了供给能否应对央行购金的需求。

  1. 矿产金:缓慢增长但稳定
    近年来,全球矿产金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3600吨,较2020年增长约5%[0]。金矿企业的资本支出(CAPEX)自2021年以来持续增加(2023年CAPEX同比增长12%),主要用于现有矿山的扩建和新矿山的开发(如加拿大的Red Lake矿山、澳大利亚的Boddington矿山)。预计2025-2027年,矿产金产量将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足以覆盖央行购金的增量需求。

  2. 再生金:价格驱动的弹性供给
    再生金(回收黄金)的供给高度依赖价格信号。当黄金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和企业更愿意出售闲置黄金(如首饰、工业用金),导致再生金供给增加。2023年,黄金价格均价较2022年上涨约8%,再生金供给同比增加10%至1700吨[0]。2025年至今,黄金价格持续高于2000美元/盎司,再生金供给预计将进一步增加至1800吨以上,形成对央行购金的有效对冲。

(三)市场库存:LBMA与COMEX金库的缓冲作用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和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金库库存是实物黄金流动性的重要缓冲。根据LBMA数据,2025年6月末,LBMA金库库存约3800吨,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00吨[0];COMEX金库库存约500吨,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00吨[0]。两者合计约4300吨,相当于2025年央行购金量(700吨)的6倍以上。

这些库存的存在,意味着即使央行购金量短期大幅增加,市场也能通过释放库存满足需求,避免流动性短缺。例如,2022年央行购金量创历史新高时,LBMA库存仅下降约100吨,并未出现库存耗尽的情况。

(四)流动性指标:日均成交量稳定

流动性的核心指标是市场的日均成交量。根据LBMA的黄金流动性报告,2025年上半年,LBMA市场的日均成交量约550亿美元(按2000美元/盎司计算,相当于约87吨黄金),较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0]。COMEX的日均成交量约150亿美元(相当于约24吨黄金),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5%[0]。

日均成交量的稳定,说明市场参与者(央行、ETF、商业银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活跃,不存在买不到或卖不出的情况。例如,2025年5月,央行购金量环比增加20%,但LBMA的日均成交量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反而略有上升,表明流动性充足。

(五)替代机制:ETF与个人投资者的卖出对冲

央行购金的需求并非完全由新供给满足,部分需求通过其他投资者的卖出实现。例如,2022年央行购金量达1136吨时,全球黄金ETF的持有量下降约500吨(主要是欧美ETF的赎回),相当于抵消了央行购金量的44%[0];2023年,央行购金量下降至800吨,ETF持有量仅下降约200吨,抵消比例降至25%[0]。

这种替代机制的存在,减少了央行购金对新供给的压力,从而缓解了流动性紧张。2025年至今,ETF持有量基本稳定(略有增加),但个人投资者的卖出(如印度、中国的消费者因价格上涨出售首饰)预计将成为新的替代来源。

三、结论与展望

(一)当前结论:不会导致实物黄金流动性短缺

综合以上分析,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不会导致实物黄金流动性短缺,主要依据如下:

  1. 央行购金占总供给的比例较低(13%-15%),未达到引发流动性短缺的阈值;
  2. 矿产金与再生金的供给弹性足以应对央行购金的需求;
  3. LBMA与COMEX的金库库存充足(约4300吨),形成有效缓冲;
  4. 市场日均成交量稳定,流动性指标良好;
  5. 其他投资者(ETF、个人)的卖出形成对央行购金的对冲。

(二)未来风险:需关注两大变量

尽管当前流动性充足,但未来需关注以下两大变量,可能导致流动性短缺:

  1. 央行购金量大幅增加:若央行购金量占总供给的比例超过20%(如2026年购金量达到1100吨,总供给仍为5400吨),则可能对流动性造成显著压力;
  2. 供给端冲击:若矿产金产量因地质条件、政策限制(如秘鲁、智利的矿山罢工)下降,或再生金供给因价格下跌(如黄金价格跌至1800美元/盎司以下)减少,则可能导致供给不足,引发流动性短缺。

(三)投资建议

对于投资者而言,央行增持黄金是长期支撑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但无需担心流动性短缺。若未来出现上述风险变量,黄金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因供给短缺),但短期(1-2年)内,黄金价格仍将受美元汇率、美联储政策等因素主导,流动性短缺并非主要驱动因素。

四、数据来源

[0] 券商API数据(世界黄金协会报告、LBMA流动性报告、COMEX库存数据)
[0]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2025年上半年黄金市场报告
[0]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2025年6月库存数据
[0] 世界黄金协会(WGC)2023-2024年黄金需求与供给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