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达梦数据(688369.SH)商誉减值风险,指出其商誉规模仅318万元,占总资产0.22%,行业增长支撑减值风险极低,并提示数据偏差与竞争风险。
商誉减值风险是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重要关注点,其核心在于并购形成的商誉是否能通过被并购资产的未来盈利支撑其账面价值。本文基于公开数据(注:部分工具返回数据可能存在公司信息偏差,需谨慎参考),从商誉规模与结构、行业环境、公司盈利与减值测试等角度,对达梦数据的商誉减值风险进行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达梦数据(688369.SH)2025年6月末的商誉余额为318.29万元,占总资产(14.50亿元)的比例仅约0.22%。从财务数据看,公司商誉规模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如用友网络、金山办公等商誉均超10亿元),属于典型的“低商誉”公司。
商誉规模极小,即使发生全额减值,对公司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亏损1.42亿元)的影响也仅约2.24%,不会对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冲击。
通过网络搜索未获取到达梦数据近年来的重大并购事项[1],结合其“数据库及信创业务”的核心定位,推测公司商誉可能来自小规模的技术团队或细分领域资产收购(如数据库工具、行业解决方案等),而非大规模跨界并购。
小规模并购形成的商誉,其对应的被并购资产通常与公司主营业务协同性强,业绩波动风险相对较低,减值概率较小。
达梦数据属于数据库软件行业,受益于“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政策推动,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国产数据库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5%[2]。
若公司商誉来自数据库相关资产收购,行业增长将支撑被并购资产的盈利预期,降低减值风险;若来自非核心业务(如OA、协同办公,但工具返回的公司信息可能有误),则需警惕行业竞争加剧对业绩的挤压。
根据2025年半年报[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净利润-1.42亿元(亏损主要来自研发投入与期间费用上升)。尽管盈利下滑,但商誉规模极小,且公司未披露任何商誉减值迹象(如被并购资产业绩未达标、行业环境急剧恶化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商誉需每年进行减值测试。若被并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高于其账面价值(含商誉),则无需减值。达梦数据的商誉对应的资产若为数据库核心技术或客户资源,其可收回金额通常高于账面价值(因行业增长与公司技术积累)。
达梦数据的商誉减值风险极低,主要依据:
(注:本报告基于工具返回数据撰写,部分信息可能存在偏差,最终结论以公司公开披露的年报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