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分析:2025年预计15%-18%

本文深入分析杉杉股份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结合财务数据、成本结构及行业对比,预计其毛利率达15%-18%,并探讨产能释放、技术迭代等核心驱动因素。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分析报告

一、引言

杉杉股份(600884.SH)作为国内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其负极材料业务是核心营收及利润来源之一。2025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及公司产能释放,负极材料业务表现亮眼。本文通过合并财务数据、公司公告、行业趋势及成本结构分析,对其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进行深入探讨。

二、数据来源与局限性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2025年半年报合并财务指标[0]、业绩预告[0]及行业公开信息。由于公司未单独披露负极材料业务的详细收入及成本数据,本文通过合并数据拆分、利润结构分析及行业对比进行估计,结果仅供参考。

三、合并财务数据概况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合并收入为98.58亿元,合并营业利润为3.17亿元,合并毛利率约为3.21%[0]。但需注意,合并毛利率受其他业务(如电池组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亏损拖累,无法反映负极材料业务的真实盈利能力。

四、负极材料业务利润贡献分析

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业务合计实现净利润3.5-4.5亿元[0],而合并净利润为2.39亿元[0]。这意味着,除负极与偏光片外的其他业务(如母公司财务费用、参股企业亏损)合计亏损约1.11-2.11亿元。

假设偏光片业务净利润约为1亿元(参考2024年偏光片业务盈利水平),则负极材料业务净利润约为2.5-3.5亿元,占合并净利润的104.6%-146.4%,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五、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估计

(一)收入占比假设

根据2024年年报,杉杉股份负极材料收入约80亿元,占合并收入(180亿元)的44%[0]。2025年上半年,随着负极材料销量增长(预计同比增长30%以上),假设其收入占比提升至50%,则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收入约为49.29亿元(98.58亿元×50%)。

(二)成本结构分析

负极材料的主要成本包括石墨化(约占40%)、针状焦(约占30%)及其他(约占30%)。2025年上半年,石墨化价格同比下降约10%(因产能过剩),针状焦价格下降约5%(原料成本回落),合计成本下降约5.5%(40%×10%+30%×5%)。

(三)毛利率计算

假设负极材料业务费用(销售、管理、研发)占收入的10%(约4.93亿元),则其成本约为:
[ \text{成本} = \text{收入} - \text{净利润} - \text{费用} = 49.29 - (2.5-3.5) - 4.93 = 41.86-42.86 \text{亿元} ]

毛利率约为:
[ \text{毛利率} = \frac{\text{收入} - \text{成本}}{\text{收入}} \times 100% = \frac{49.29 - (41.86-42.86)}{49.29} \times 100% \approx 13.0%-15.1% ]

若考虑规模效应(如产能释放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及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负极材料占比提升),毛利率可进一步提升至15%-18%。

六、行业对比与趋势

(一)行业龙头毛利率水平

2025年上半年,国内负极材料龙头企业如璞泰来(603659.SH)、贝特瑞(835185.BJ)的负极材料毛利率分别约为18%、16%[0]。杉杉股份作为行业第二,其毛利率略低于行业均值,但差距正在缩小。

(二)公司竞争优势

  1. 产能释放:2025年上半年,公司内蒙古石墨化产能(10万吨/年)全面投产,石墨化自给率提升至80%,降低了对外采购成本[0]。
  2. 技术迭代:公司推出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容量≥500mAh/g),产品附加值提升,售价高于行业平均水平[0]。
  3. 客户结构优化:与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的合作深化,订单量稳定增长,议价能力提升[0]。

七、结论与展望

综合以上分析,杉杉股份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约为15%-18%,较2024年(约12%)显著提升[0]。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石墨化产能释放带来的成本下降;
  • 产品结构优化(高端负极占比提升);
  • 客户结构改善(头部客户订单增长)。

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预计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5%)及公司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新增5万吨/年负极材料产能),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有望保持稳定或小幅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八、风险提示

  •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不及预期;
  • 石墨化、针状焦等原材料价格波动;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售价下降。

(注:本文毛利率为估计值,具体数值以公司2025年半年报详细披露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