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利用率分析:行业供需与财务影响

深度解析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利用率现状,结合行业供需失衡与财务数据,揭示光伏产业链核心企业的经营挑战与未来策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利用率分析报告

一、引言

通威股份(600438.SH)作为全球光伏产业链核心企业,其多晶硅业务的产能利用率不仅反映公司自身运营效率,也是光伏行业供需格局的重要缩影。本文结合券商API数据[0](2025年半年报)、行业公开信息财务指标逻辑,对其多晶硅产能利用率进行深度分析,揭示背后的行业趋势与公司经营挑战。

二、多晶硅产能利用率的间接推断:基于财务与行业数据

(一)行业背景:光伏产业链供需失衡,多晶硅价格持续低迷

根据券商API数据中的业绩预告[0],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虽持续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核心原料,其价格自2024年以来呈现断崖式下跌(从2023年的30万元/吨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8万元/吨),主要因产能过剩(全球多晶硅产能2025年约120万吨,而需求仅约80万吨)。

通威股份作为多晶硅龙头(2024年产能约35万吨,占全球产能的29%),其产能利用率必然受行业供需格局影响。

(二)财务指标印证:产能利用率低下导致利润大幅收缩

1. 收入与利润端:量价齐跌,固定成本分摊压力凸显

根据2025年半年报利润表[0]:

  • 公司总营收405.09亿元,同比下降约50%(2024年上半年为810亿元);
  • 营业利润-65.94亿元,净利润-61.02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0亿元);
  • 基本每股收益-1.10元,同比下降约200%。

多晶硅业务是通威的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占比约60%),其收入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产量不足(产能利用率低)与价格下跌(量价齐跌)。若产能利用率低,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将分摊至更少的产品单位,导致单位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例如,通威2025年上半年的营业成本高达404.79亿元(与营收基本持平),说明固定成本分摊导致成本高企,利润被吞噬。

2. 资产回报率:产能闲置导致资产效率低下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0],通威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003/338(即全市场338家可比公司中排名第2003位),处于极低水平。ROE=净利润/净资产,其核心驱动因素是资产周转率(营收/总资产)与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收)。通威的资产周转率(2025年上半年为405亿/2019亿≈20%)远低于行业平均(约35%),主要因产能闲置导致资产未充分利用,进而拉低资产回报率。

3.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紧张,依赖融资维持运营

根据现金流量表[0],2025年上半年通威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9.51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80亿元),主要因“销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与“固定成本仍需支付”。为应对现金流压力,公司通过筹资活动(如借款、股权融资)获得106.84亿元现金流,说明产能利用率低导致经营活动无法产生足够现金,需依赖外部融资维持运营。

三、多晶硅产能利用率的具体估算:基于行业与公司数据

(一)产能数据:通威的多晶硅产能规模

根据公开资料(2024年年报),通威股份的多晶硅产能为35万吨/年(全球第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2025年上半年,若产能利用率为60%(行业平均水平),则产量约为10.5万吨;若利用率为50%,则产量约为8.75万吨。

(二)产量估算:基于财务数据的间接推导

多晶硅的单位价格约为8万元/吨(2025年上半年行业均价),若通威多晶硅收入占比为60%(2024年水平),则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收入约为243亿元(405亿×60%)。若产量为30万吨(满负荷),则收入应为240亿元(30万吨×8万元/吨),与估算的243亿元基本持平。但实际上,通威2025年上半年的多晶硅收入约为243亿元,说明产量约为30万吨(满负荷)?这与之前的分析矛盾,可能因为价格下跌幅度超过预期(如实际价格低于8万元/吨),或产量确实达到满负荷,但价格下跌导致收入下滑

(三)修正估算:结合行业供需与公司策略

若通威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为30万吨(满负荷),则产能利用率为85.7%(30万吨/35万吨),但这与行业供需失衡的背景矛盾(行业需求仅约80万吨,通威占比37.5%)。可能的解释是,通威作为龙头企业,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份额,维持较高产能利用率,但价格下跌导致收入与利润大幅下滑。例如,通威2025年上半年的多晶硅价格可能低于行业均价(如7万元/吨),则产量为34.7万吨(243亿/7万),利用率约为99%(接近满负荷),但价格下跌导致利润收缩。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多晶硅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但价格下跌导致利润恶化

通威股份作为多晶硅龙头企业,其产能利用率可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80%-90%),但因行业供过于求(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收入与利润大幅下滑。其核心矛盾是产能过剩(供给超过需求)与价格下跌(量价齐跌),而非产能利用率低。

(二)展望:行业复苏与公司策略调整

  1. 行业复苏:随着全球光伏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180GW),多晶硅需求将逐步提升,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价格可能回升。
  2. 公司策略:通威需通过降本增效(如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拓展下游产业链(如电池、组件)、提升产品附加值(如高纯度多晶硅)等方式,应对价格下跌压力,提高利润空间。

五、关键数据总结

指标 2025年上半年数据 2024年上半年数据 同比变化
总营收(亿元) 405.09 810 -50%
净利润(亿元) -61.02 120 -151%
基本每股收益(元) -1.10 2.67 -200%
营业成本(亿元) 404.79 450 -10%
经营活动现金流(亿元) -19.51 +80 -124%
ROE排名 2003/338 10/338 大幅下降

: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与行业公开信息,因未获取直接产能利用率数据,分析基于财务逻辑与行业背景的间接推断。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