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立讯精密与苹果合作的稳定性,涵盖历史合作、技术优势、产能布局及潜在风险,揭示其订单稳定性的核心支撑与挑战。
立讯精密(002475.SZ)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及组装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与苹果公司的合作关系是其核心业务支柱之一。本文从历史合作深度、供应链地位、技术与产能支撑、风险因素等维度,结合公开信息与行业逻辑,分析其苹果订单的稳定性。
立讯精密自2011年进入苹果供应链(供应iPhone连接器)以来,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iPhone、iPad、Mac、AirPods、Apple Watch等核心产品的关键组件及组装环节。据2024年年报披露,苹果业务收入占立讯总营收的55%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为48%,2023年为52%)。其中,AirPods系列组装份额超过60%(2024年数据),iPhone精密连接器份额占比约40%,均为苹果供应链中的“核心玩家”。这种长期且不断深化的合作关系,意味着苹果对其供应链依赖度较高,订单稳定性具备历史基础。
立讯的精密制造技术(如微型连接器、无线充电模块、折叠屏铰链)与垂直整合能力(从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覆盖)是其保持订单稳定性的关键壁垒。例如:
为配合苹果的全球化供应链策略,立讯近年来加速海外产能扩张:
尽管立讯的苹果订单稳定性较强,但仍需警惕以下风险:
苹果的产品销量(如iPhone、AirPods)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若新品(如2025年iPhone 16系列)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立讯的订单量下滑。例如,2023年AirPods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2%,立讯的AirPods组装收入也同比下降8%(2023年年报),反映出产品周期对订单的影响。
其他供应商(如富士康、歌尔股份、捷普)正在加速布局苹果供应链,例如:
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如关税加征)、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2024年立讯员工平均薪资同比上涨10%),可能导致立讯的生产成本增加。若苹果要求降低供应商价格(如2024年苹果对AirPods组装成本要求下降5%),立讯的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进而影响其订单承接能力。
综合来看,立讯精密的苹果订单稳定性较高,核心逻辑在于:
未来,若立讯能继续强化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8.2%,同比增长15%)与产能升级,其苹果订单的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但需关注苹果产品周期波动、供应链竞争及地缘政治风险,这些因素可能对订单稳定性造成短期冲击。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公开披露信息及行业研报,截至2025年10月。)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