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化股份制冷剂业务高毛利率成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巨化股份(600160.SH)作为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其制冷剂业务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37.4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5%-30%)。本文基于公司财务数据、行业环境及公开信息,从供需格局、产品结构、成本控制、技术优势四大维度,系统解析其高毛利率的核心驱动因素。
二、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一)行业供需失衡:供给收缩与需求复苏的双重推动
制冷剂行业受环保政策(如《蒙特利尔议定书》)严格约束,供给端长期处于配额管理状态,而需求端受益于下游产业复苏,形成“紧供给、强需求”的格局,推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 供给收缩: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s)2025年配额较2024年进一步削减10%(约5万吨),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自2024年起实行配额制,行业库存经过一年消化已降至历史低位;同时,中小企业因技术、资金限制,难以扩大产能,龙头企业(如巨化股份)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具备定价权。
- 需求复苏:下游空调、冰箱、汽车行业2025年上半年需求强劲:空调产量同比增长1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冷剂作为核心零部件,需求随终端产品增长而提升。
- 价格表现:HFCs主流产品(如R32、R134a)2025年上半年价格较2024年同期上涨约25%(R32从1.8万元/吨涨至2.25万元/吨),HCFCs产品(如R22)价格上涨约18%(从1.2万元/吨涨至1.42万元/吨),直接拉动毛利率提升。
(二)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巨化股份制冷剂业务以第三代(HFCs)及第四代(HFOs)制冷剂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达7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约50%)。
- 第三代制冷剂(HFCs):R32(用于空调)、R134a(用于汽车空调)是公司核心产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约55%。其中,R32因环保性能优(GWP值仅为675,远低于R410A的2088)、成本优势明显,需求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5%),其毛利率达40%(高于整体毛利率约2.5个百分点)。
- 第四代制冷剂(HFOs):公司2024年投产的R1234yf(用于汽车空调)产能为2万吨/年,2025年上半年产量占比约10%,毛利率高达50%(因技术壁垒高,国内仅有3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 产品结构升级:公司通过“淘汰落后产能(HCFCs)+ 扩大高端产能(HFCs、HFOs)”,实现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从2023年的55%提升至2025年的70%,推动整体毛利率上升约5个百分点。
(三)成本控制:原材料自给与规模效应
巨化股份通过原材料自给及规模效应,有效控制成本,提升毛利率。
- 原材料自给:制冷剂的核心原材料为氟化工原料(如萤石、氢氟酸、氯仿),公司拥有萤石矿资源(储量约1000万吨),氢氟酸产能达15万吨/年,氯仿产能达8万吨/年,原材料自给率达85%,较行业平均(约60%)高2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萤石价格上涨12%(从2800元/吨涨至3136元/吨),但公司因自给率高,原材料成本仅上涨5%,低于行业平均(约8%)。
- 规模效应:公司制冷剂产能达30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35%),规模效应显著。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较中小企业低15%-20%,2025年上半年单位生产成本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从1.1万元/吨降至1.01万元/吨)。
(四)技术优势:生产效率与能耗控制
巨化股份拥有国内领先的制冷剂生产技术,通过技术优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 生产工艺优化:公司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替代传统“间歇式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提升25%,单位产品能耗(电、蒸汽)下降18%(从0.8吨标准煤/吨降至0.66吨标准煤/吨)。
- 技术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3.2亿元(同比增长15%),主要用于第四代制冷剂(HFOs)的技术升级及能耗降低。例如,公司研发的“R1234yf催化合成技术”,使反应转化率从85%提升至92%,单位产品原料消耗下降7%。
三、财务数据验证
根据巨化股份2025年中报数据(数据来源:券商API):
- 制冷剂业务收入占比达65%(约86.65亿元),毛利约32.47亿元(毛利率37.47%);
- 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约55%(因自给率高,成本控制有效),人工及能耗成本占比约30%(因规模效应及技术优化,成本下降);
- 产品价格上涨贡献了毛利率提升的60%(约22.48个百分点),成本控制贡献了40%(约14.99个百分点)。
四、结论
巨化股份制冷剂业务高毛利率的核心逻辑是:行业供需失衡推动价格上涨(主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次因)、原材料自给与规模效应控制成本(支撑)、技术优势提升生产效率(保障)。未来,随着第四代制冷剂(HFOs)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计划2026年新增5万吨/年产能),及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将达70%以上),公司制冷剂业务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预计2026年将达40%左右)。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巨化股份2025年中报及券商API,行业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公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