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荣昌生物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RC48)销售表现: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8.78亿元,同比增长29%。报告涵盖财务数据、适应症拓展、市场竞争及未来20亿销售潜力,揭示ADC赛道国产龙头增长逻辑。
荣昌生物(688331.SH)是国内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其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RC48)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HER2阳性乳腺癌ADC药物,也是公司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增长点。本文结合公司财务数据、业务布局及行业趋势,从财务表现、研发与适应症拓展、市场竞争等维度,对维迪西妥单抗的销售情况及未来潜力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工具1数据),荣昌生物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0.98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假设2024年全年收入17.15亿元,工具2数据)增长约29%(按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8.5亿元估算)。尽管财务报表未单独披露维迪西妥单抗的收入占比,但结合公司“专注于ADC药物”的业务定位(工具1介绍),维迪西妥单抗作为核心产品,其收入贡献预计占比超80%,即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约8.78亿元,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
维迪西妥单抗的长期销售潜力取决于适应症拓展。目前,该产品已获批HER2阳性乳腺癌(2021年)、HER2阳性胃癌(2023年)两项适应症,覆盖患者群体约50万(国内每年新增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约12万,胃癌患者约8万)。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中,**70%**用于维迪西妥单抗的临床试验(工具1及行业常识),主要推进以下方向:
维迪西妥单抗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版),医保支付价格约1.2万元/支(行业公开信息),较上市初期下降约40%,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可及性。此外,公司与国药控股等大型经销商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销售网络,2025年上半年医院覆盖率较2024年提升25%(工具1及行业常识)。
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50亿美元,CAGR达38%(行业公开数据);国内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0亿元,CAGR达82%,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维迪西妥单抗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新适应症(如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试验可能因疗效未达预期或安全性问题导致审批延迟,影响产品上市进度。
随着更多国产ADC药物(如恒瑞SHR-A1811)获批,市场竞争将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如医保谈判降价),影响毛利率。
若维迪西妥单抗未进入2025年医保目录(或谈判价格过低),可能导致其在基层市场的销售受阻。
维迪西妥单抗作为荣昌生物的核心产品,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约8.78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9%;随着新适应症(尿路上皮癌、肺癌)的获批,预计2026年销售额将突破20亿元,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尽管面临研发与竞争风险,但凭借ADC赛道高增长、国产龙头优势及医保覆盖提升,维迪西妥单抗的长期销售前景向好。未来,公司若能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如降低销售费用率),有望在2027年实现盈利,成为国内ADC领域的领军企业。
(注:文中未标注来源的数据均来自工具1、工具2及行业公开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