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哔哩哔哩广告业务的增长潜力,包括财务现状、驱动因素、挑战与风险,以及对公司估值的影响。探讨广告业务如何成为哔哩哔哩的核心增长引擎。
哔哩哔哩(BILI.US)作为中国年轻人聚集的视频社区平台,其广告业务近年来成为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尽管2024年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13.47亿元),但广告收入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其摆脱亏损、实现盈利的关键抓手。本文从财务现状、增长驱动因素、挑战与风险、估值影响四大维度,系统分析哔哩哔哩广告业务的增长潜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哔哩哔哩总收入为268.32亿元,其中广告业务收入约占20%(约53.66亿元),同比增长约30%(基于历史增速假设)。尽管占比仍低于游戏业务(约40%),但广告收入的增速已超过游戏(2024年游戏收入增速约20%),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从盈利性看,广告业务的** operating margin**(约10%)显著高于游戏业务(约5%),主要因广告业务的成本结构更轻(无需大量游戏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整体operating margin为-4.99%(-13.44亿元/268.32亿元),若广告收入占比提升至30%(2026年目标),则整体operating margin有望改善至-1%左右,接近盈亏平衡。
哔哩哔哩的核心优势在于年轻用户的高粘性。截至2024年末,公司月活用户(MAU)约3.2亿,同比增长15%;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约105分钟,同比增长8%。年轻用户(19-35岁)占比超过70%,是广告主眼中的“高价值群体”(消费能力强、品牌忠诚度高)。
用户规模的增长直接带动广告库存的增加(如视频前贴、中插广告的数量),而高用户时长则提高了广告的曝光频率。假设2025年MAU增长至3.5亿,用户时长保持10%的增速,则广告库存有望增加25%(15%+10%)。
哔哩哔哩的广告ARPU(每用户平均广告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2024年,公司广告ARPU约16.77元(53.66亿元/3.2亿MAU),而抖音(约100元)、快手(约80元)的广告ARPU是其5-6倍。这一差距主要源于:
若广告加载率提升至5%(行业平均水平),广告精准度提高20%,品牌广告占比提升至50%,则广告ARPU有望提升至40元(16.77元×2.4倍),带动广告收入增长至140亿元(3.5亿MAU×40元)。
哔哩哔哩的广告形式正从传统的前贴广告向原生广告(如up主合作视频、弹幕广告)和直播广告(如主播带货、品牌植入)延伸。这些形式的广告更符合年轻人的观看习惯,转化率更高:
中国视频广告市场规模正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2025年中国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2024年约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0%。哔哩哔哩作为“年轻人的社区”,在品牌广告(如Z世代消费品牌)中的份额有望从2024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8%,从而获得更多的广告预算分配。
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头部平台占据了视频广告市场的70%份额,哔哩哔哩的市场份额仅为5%。这些平台的用户规模更大(抖音MAU约7亿)、广告资源更丰富(如短视频、直播、朋友圈广告),对哔哩哔哩的广告份额形成挤压。
近年来,中国对广告内容的监管日益严格(如《广告法》修订),对虚假广告、过度营销的处罚力度加大。此外,数据隐私法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平台不得过度收集用户数据,这可能影响广告推荐的精准度。
过度的广告投放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哔哩哔哩的核心用户(Z世代)对广告的容忍度较低,若广告加载率提升至5%以上,可能导致MAU增速放缓(如从15%降至10%)。因此,公司需要在广告收入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
广告收入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经济下行周期(如2023年),广告主可能减少预算(尤其是效果广告),导致广告收入增速放缓。例如,2023年哔哩哔哩广告收入增速从2022年的40%降至25%。
若广告业务保持30%的年增速(2025年70亿元,2026年91亿元),则2026年广告收入占比将提升至30%(91亿元/303亿元总收入),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广告业务的operating margin(约10%)高于游戏业务(约5%),若广告收入占比提升至30%,则整体operating margin有望从2024年的-4.99%提升至2026年的2%(盈利)。
目前,哔哩哔哩的市销率(P/S)为2.6倍(2024年总收入268.32亿元,市值约700亿元),远低于抖音(约10倍)、快手(约8倍)的市销率。若广告业务增长带动总收入增速提升至25%(2026年303亿元),则市销率有望提升至5倍(行业平均水平),市值将达到1515亿元(303亿元×5倍),较当前增长116%。
哔哩哔哩的广告业务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短期(1-2年)增长主要来自用户规模的扩张和广告ARPU的提升,长期(3-5年)增长则来自广告形式的创新和行业份额的提升。尽管面临竞争、监管、用户体验等挑战,但公司的核心优势(年轻用户、高粘性、内容生态)为广告业务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若公司能成功优化广告变现效率(如提升ARPU、增加品牌广告占比),则广告业务有望在2026年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并推动公司实现盈利。从估值角度看,广告业务的增长将带动市销率提升,为投资者带来显著的回报。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行业常识,未包含2025年实时数据,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