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兖矿能源202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下行原因,包括供需宽松、政策调整及竞争加剧,并展望未来价格走势与公司应对策略。
兖矿能源(600188.SH)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商及中国重要的煤炭出口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煤炭开采、洗选加工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半硬焦煤、半软焦煤、喷吹煤及动力煤,同时涉及煤化工(甲醇生产)与电力业务。公司拥有自营铁路网与现代化水运码头,区位与交通优势显著,产品覆盖东北亚、华东及华南市场,是国内煤炭行业龙头企业之一[0]。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及业绩预告,煤炭价格呈大幅下降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6.5亿元(同比减少38%),主要原因是“煤炭供需总体宽松,煤价较同期大幅下降”[0]。尽管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扩能增量)、成本管控(挖潜增效)及化工业务协同增盈对冲了部分影响,但煤价下行仍是净利润收缩的核心驱动因素。
从财务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593.4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723.12亿元)同比减少18%[0]。结合“产能高效释放”的表述,销量大概率实现增长,但收入仍同比下滑,进一步印证煤炭价格下降幅度超过销量增加的对冲效应。
近年来,国家煤炭行业政策以“保供给、稳价格”为主,但2025年以来,随着产能过剩压力加剧,政策重心转向“去库存”,未采取强限制产措施。此外,环保政策对煤炭生产的约束有所放松,进一步推动供给增加,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兖矿能源的煤炭产品以动力煤、焦煤为主,均为市场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品种。随着行业内其他企业(如中煤能源、山西焦煤)的产能释放,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被迫降低价格以维持市场份额,进一步拉低整体售价。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释放优势产能,2025年上半年主要产品产能“高效释放”,销量较同期增加。尽管价格下降,但销量增长部分对冲了收入下滑(如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18%,但净利润减少38%,说明销量增长未能完全覆盖价格下跌的影响)。
公司加强成本管理,通过“精准发力挖潜增效”,2025年上半年成本管控取得“良好效果”。例如,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417.1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未披露具体数据,但结合营收下滑幅度)大概率实现同比下降,降低了价格下行对净利润的冲击。
公司煤化工业务(主要为甲醇生产)实现“较好协同增盈”,通过产业链延伸,将煤炭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部分对冲了煤炭价格下降的损失。
兖矿能源202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呈大幅下降趋势,主要由供需宽松、同质化竞争加剧及政策保供给等因素驱动。公司通过扩能增量、成本管控及业务协同对冲了部分影响,但仍需警惕价格下行的持续压力。未来,价格走势取决于供需格局与政策调整,公司需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如增加高附加值煤种)、拓展营销渠道及加强产业链一体化,提升抗风险能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财务报表及公开披露信息[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