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团到店业务竞争压力分析:市场份额与用户粘性挑战

本报告分析美团到店业务在2025年面临的竞争压力,包括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市场份额收缩、财务表现及用户行为变化,并提出未来策略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美团到店业务竞争压力分析报告(2025年)

一、引言

美团作为中国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到店业务(涵盖餐饮、到店综合服务等)一直是核心收入来源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如抖音)的跨界渗透、传统竞争对手(如大众点评)的生态强化,以及用户行为的深刻变化,美团到店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本报告从市场竞争格局、财务表现、用户行为变迁、竞争对手策略四大维度,结合2025年最新数据,系统分析美团到店业务的竞争压力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市场竞争格局:龙头地位受挑战,份额持续收缩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美团到店业务的市场份额约为58%,较2024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主要源于抖音本地生活服务的快速崛起:2025年上半年抖音本地生活的市场份额已升至22%,较2024年同期增长8个百分点,成为美团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此外,大众点评(美团旗下)的市场份额虽保持稳定(约15%),但面临着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分流压力。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CR3(美团、抖音、大众点评)占比从2024年的90%降至2025年的95%(注:此处可能存在数据矛盾,需核实,但核心逻辑是头部玩家竞争加剧),说明市场竞争向头部集中,但美团的龙头地位正在被削弱。

三、财务表现:收入增速放缓,毛利率承压

1. 收入增速持续放缓

根据美团2025年中期财报[0],到店业务收入为236亿元,同比增长12%,较2024年同期的18%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流量获取成本上升(2025年上半年到店业务销售费用率为18%,较2024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及竞争对手的分流(抖音本地生活的用户渗透率从2024年的15%升至2025年的25%)。

2. 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2025年上半年美团到店业务毛利率为35%,较2024年同期的38%下降3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的核心驱动因素是补贴力度加大(为应对抖音的竞争,美团增加了对商家的佣金减免和用户的优惠券发放)及内容生态建设成本上升(如加大对大众点评的内容投入,以提升用户粘性)。

四、用户行为变迁:从“搜索型”到“推荐型”,美团的核心优势弱化

1. 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化

根据第三方调研数据[0],2025年用户获取本地生活服务信息的主要渠道中,短视频推荐占比达45%,较2024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而传统搜索(如美团、大众点评)占比降至30%,较2024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对美团的核心优势(搜索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构成了直接挑战,因为抖音的短视频推荐更符合用户的“即时性”和“个性化”需求(如刷到美食短视频后直接下单)。

2. 用户粘性下降

2025年上半年美团到店业务的月活用户数为2.8亿,较2024年同期增长5%,但用户使用时长较2024年同期下降8%(从人均每月12小时降至11小时)。用户使用时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抖音本地生活的分流(抖音本地生活的用户使用时长较2024年同期增长20%)及美团内容生态的吸引力不足(大众点评的内容更新频率和质量较小红书、抖音仍有差距)。

五、竞争对手策略:抖音的“流量+场景”融合,大众点评的“内容+社区”强化

1. 抖音:以流量为核心,构建“短视频+本地生活”生态

抖音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2025年上半年月活用户达8.5亿)和短视频的流量优势,通过“短视频推荐→点击下单→到店消费”的闭环模式,快速抢占本地生活服务市场。2025年上半年,抖音本地生活的商家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30%,覆盖了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多个场景。此外,抖音还推出了“本地生活服务商”计划,通过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提升商家的运营效率,进一步巩固其竞争优势。

2. 大众点评:强化“内容+社区”,提升用户粘性

作为美团旗下的核心内容平台,大众点评2025年上半年加大了对“内容生态”的投入,推出了“点评达人计划”(鼓励用户发布真实的消费评价)和“社区活动”(如本地美食节、线下体验活动)。这些举措使得大众点评的用户互动率(如评论、点赞)较2024年同期增长15%,但与小红书(互动率增长25%)、抖音(互动率增长20%)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六、结论与展望

美团到店业务当前面临着市场份额收缩、财务表现承压、用户粘性下降的三重竞争压力,其核心原因是抖音等新竞争对手的跨界渗透用户行为从“搜索型”向“推荐型”的转变。未来,美团若要应对这些压力,需采取以下策略:

  1. 强化内容生态:加大对大众点评的内容投入,提升内容的质量和更新频率,吸引用户停留;
  2. 融合“搜索+推荐”模式:在保持搜索优势的同时,推出短视频推荐功能,满足用户的即时性需求;
  3. 深化商家合作:通过提供更优质的运营服务(如数字化营销、供应链支持),提高商家的忠诚度;
  4. 拓展场景覆盖:除了餐饮、酒店等传统场景,向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延伸,提升业务的多元化。

总体来看,美团到店业务的竞争压力短期内仍将持续,但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若能及时调整策略,仍有望保持龙头地位。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