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马应龙(600993.SH)医疗服务布局,涵盖肛肠专科连锁医院、线上医疗平台及产品-服务闭环模式,解读其财务表现、竞争优势与未来挑战,助力投资者了解大健康产业转型。
马应龙(600993.SH)作为拥有440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八宝名方”为核心,从传统医药制造起步,逐步转型为集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医药商业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团。近年来,公司依托肛肠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与产品优势,大力拓展医疗服务板块,形成“产品-服务”闭环,成为大健康产业布局的关键抓手。本文从战略背景、业务体系、财务表现、竞争优势及挑战展望等角度,系统分析马应龙的医疗服务布局情况。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大健康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医疗服务作为大健康产业的核心板块,迎来政策红利。马应龙顺应政策导向,提出“目标客户一元化,服务功能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将医疗服务作为连接产品与客户的重要载体,推动从“卖产品”向“提供健康解决方案”转型。
马应龙在肛肠领域拥有强大的品牌认知度(“治痔膏药”为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其麝香痔疮膏、痔疮栓等产品占据国内肛肠用药市场领先地位。依托这一优势,公司将医疗服务聚焦于肛肠专科,通过“产品+服务”联动,满足客户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全周期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从“治病”转向“治未病”和“个性化服务”。马应龙抓住这一趋势,拓展医疗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例如提供肛肠疾病的早期筛查、个性化诊疗方案、术后护理等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马应龙的医疗服务布局以肛肠专科为核心,涵盖线下连锁医院与线上医疗平台,形成“线下+线上”的全渠道服务体系:
公司通过自建或并购方式,布局多家肛肠专科连锁医院及门诊网点,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如武汉、北京、上海等)。这些医院以“微创、无痛、精准”为特色,引入先进的诊疗技术(如PPH术、TST术等),结合马应龙的特色药物(如麝香痔疮膏),形成“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护理”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公司依托官网(www.mayinglong.cn)及移动端APP,提供线上咨询、预约挂号、随访管理、健康科普等服务。例如,患者使用马应龙痔疮膏后,可通过线上平台咨询医生,获取个性化的护理建议;术后患者可通过平台进行随访,提升康复效果。
公司通过“产品引流+服务转化”的模式,形成闭环:患者购买马应龙痔疮膏后,通过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进入线上平台,获取医疗服务信息;线上咨询后,可引导至线下医院进行进一步诊疗;诊疗后,医生会推荐马应龙的康复产品(如痔疮栓、坐浴盆等),提升客单价与复购率。
虽然公司未单独披露医疗服务板块的营收数据,但从整体财务表现可推测其贡献逐步提升: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公司总收入为19.49亿元(同比增长约8%),净利润为3.57亿元(同比增长约19%)。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说明公司业务结构优化,高毛利率板块(如医疗服务)的贡献增加。
医疗服务的毛利率通常高于医药制造(医药制造毛利率约20%,医疗服务毛利率约30%)。公司2025年中报毛利率约20%(总收入19.49亿,总成本15.53亿),若医疗服务板块占比提升,未来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公司为拓展医疗服务,加大了对连锁医院的投入(如租金、设备采购、人力成本),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为4.56亿元(同比增长约10%),其中部分用于医疗服务的推广与运营。
马应龙是“中华老字号”(创始于1582年),在肛肠领域拥有极高的品牌知名度与客户信任度。这种品牌优势有助于医疗服务机构的快速获客,例如,患者更愿意选择马应龙的肛肠医院,因为其品牌代表着“专业、可靠”。
公司通过“产品-服务闭环”,将药物销售与医疗服务结合,提升客户粘性。例如,使用马应龙痔疮膏的患者可转到公司的医疗服务机构,接受更专业的诊疗;诊疗后,医生会推荐马应龙的康复产品,形成“购买-诊疗-复购”的循环。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医疗服务的技术研发。例如,肛肠疾病的诊疗技术(如微创术)、特色疗法(如中药坐浴)等,均有专利或技术积累,提升了医疗服务的竞争力。
线下连锁医院与线上平台的结合,形成了广泛的渠道覆盖。线下医院提供面对面的诊疗服务,线上平台提供便捷的咨询与随访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马应龙的医疗服务布局以肛肠专科为核心,依托品牌、产品、技术与渠道优势,形成了“线下+线上”的全渠道服务体系。虽然目前医疗服务板块的营收占比尚未达到主导地位,但随着连锁化扩张与线上化深化,其贡献将逐步提升,成为公司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增长引擎。未来,公司需应对监管与竞争挑战,继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