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蒙牛乳业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率降至8.5%的原因,包括成本端压力、费用端扩张、产品结构变化及行业竞争加剧,并提出未来提升利润率的策略。
根据券商API数据[0],蒙牛乳业(02319.HK)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率为8.5%,较2024年同期的9.2%下降0.7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从历史趋势看,公司经营利润率自2023年达到9.5%的峰值后持续回落,2025年上半年的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结合行业排名数据[0],蒙牛当前经营利润率在国内乳制品行业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伊利股份的8.8%),但与2024年同期的行业平均水平(9.0%)相比,已低于行业均值0.5个百分点,显示其盈利表现已从“行业领跑”转向“略低于平均”。
1. 牛奶采购成本上升
乳制品企业的核心成本是生鲜乳,占营业成本的40%-50%。2025年以来,国内生鲜乳价格持续上涨,截至6月末,全国生鲜乳平均收购价为4.12元/公斤,较2024年同期上涨8.3%[0]。涨价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饲料成本高企: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因天气灾害(如华北地区春旱)和国际粮价波动(如乌克兰战争导致的出口限制)持续上涨,推动奶牛养殖成本同比上升11.2%[0]。蒙牛作为国内最大的生鲜乳采购商(年采购量约300万吨),其营业成本中生鲜乳成本占比约45%,因此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率(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较2024年同期上升3.1个百分点至68.2%,成为经营利润率下降的首要因素。
2. 包装材料成本上涨
包装材料(如利乐包、塑料瓶)占蒙牛营业成本的15%-20%。2025年以来,纸浆价格(利乐包的核心原料)因全球森林资源短缺和环保政策加强(如欧盟限制木材出口)上涨12.5%,塑料价格(如PET瓶)因原油价格反弹(布伦特原油均价较2024年同期上涨15%)上涨9.8%[0]。蒙牛2025年上半年包装材料成本同比上升10.7%,进一步推高了营业成本率。
1. 销售费用率持续攀升
为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如伊利、光明等对手的促销活动),蒙牛2025年上半年加大了营销投入:广告费用同比增加18.6%(主要用于赞助2025年杭州亚运会和明星代言),促销费用(如打折、买赠)同比增加22.3%(主要针对下沉市场的终端渠道)。此外,电商渠道的拓展(如天猫、京东的旗舰店运营)导致物流与渠道佣金费用同比增加15.1%。上述因素推动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15.3%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7.1%,成为经营利润率下降的第二大因素。
2. 管理费用率温和上升
管理费用的增长主要来自研发投入和人力成本:2025年上半年,蒙牛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4.7%(主要用于开发低乳糖、高蛋白等健康产品),员工工资同比增加8.9%(因劳动力市场供需紧张,一线生产员工薪资上调)。管理费用率较2024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至4.5%,虽影响较小,但进一步挤压了盈利空间。
1. 高端产品占比下降
蒙牛的高端产品(如特仑苏、纯甄)是其利润的核心来源(利润率约15%),而低端产品(如普通纯牛奶、乳饮料)利润率仅为5%-8%。2025年上半年,受消费需求疲软(如疫情后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产品)和竞争加剧(如伊利推出“金典”系列抢占高端市场)影响,蒙牛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32.1%下降至28.7%,而低端产品占比则上升至71.3%。这种产品结构的恶化导致整体产品均价同比下降2.4%(从12.5元/升降至12.2元/升),进一步拉低了经营利润率。
2. 收入增长乏力
2025年上半年,蒙牛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3.8%(至456亿元),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8.1%[0]。收入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是:(1)液态奶市场饱和(国内液态奶人均消费量已达36公斤/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增长空间有限;(2)植物奶等替代产品的竞争(如燕麦奶、杏仁奶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3.1%上升至2025年的4.5%),分流了部分消费者;(3)下沉市场拓展缓慢(如农村地区的乳制品渗透率仅为42%,但蒙牛在该市场的渠道覆盖不足30%)。收入增长乏力导致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员工工资)无法有效摊薄,进一步加剧了利润率的下降。
1. 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国内乳制品行业竞争已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收入增速仅为4.2%,较2024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0]。伊利、光明等对手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低价产品(如伊利的“舒化奶”降价10%)和促销活动(如光明的“买一送一”)。蒙牛为保持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为28.5%,较2024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不得不跟进降价和促销,导致产品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至31.8%[0]。
2. 渠道费用上升
为应对电商和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的竞争,蒙牛不得不增加渠道费用(如社区团购平台的佣金率从2024年的5%上升至2025年的8%)。此外,传统渠道(如超市、便利店)的终端陈列费用和经销商佣金也因竞争加剧而上涨,导致渠道费用占比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至10.2%[0]。
1. 财务费用增加
2025年上半年,蒙牛的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5.6%(至5.2亿元),主要原因是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24年同期的6.83降至2025年6月末的7.12)导致海外债务(如美元贷款)的汇兑损失增加。财务费用率(财务费用/营业收入)较2024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至1.1%,对经营利润率产生了轻微的负面影响。
2.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2025年上半年,蒙牛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2.4%(至2.1亿元),主要原因是存货积压(如部分临期产品无法销售)导致存货减值损失增加。资产减值损失率(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较2024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至0.5%,对经营利润率的影响较小。
蒙牛乳业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率降至8.5%,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端(生鲜乳、包装材料价格上涨)、费用端(销售、管理费用刚性增长)、产品结构(高端产品占比下滑)和行业竞争(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是主要驱动因素,非经营因素(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则起到了次要作用。
展望未来,蒙牛若要提升经营利润率,需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供应链管理(如与奶牛养殖场签订长期协议锁定生鲜乳价格,或投资饲料生产以降低饲料成本);(2)调整产品结构(如加大高端产品(如特仑苏有机奶)的推广力度,提高其收入占比);(3)降低销售费用(如优化广告投放策略,减少无效促销);(4)拓展新兴渠道(如社区团购、直播电商)以降低渠道费用。
从行业角度看,乳制品行业的利润率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原材料价格仍将高位运行,竞争仍将加剧),但蒙牛作为行业龙头,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若能有效执行上述措施,其经营利润率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回升至8.8%-9.0%的水平。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