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万泰生物检测试剂业务的增长现状,探讨集采政策、市场竞争及疫苗业务拖累对其影响,并展望短期压力与长期转型潜力。
万泰生物(603392.SH)作为国内体外诊断(IVD)及疫苗领域的知名企业,其检测试剂业务(属于IVD板块)的增长情况受政策、市场竞争及公司战略等多重因素影响。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2025年中报及2022年全年数据)及公司业绩预告,从业务板块贡献、财务表现、政策影响等角度,对其检测试剂业务的增长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
万泰生物的核心业务分为两大板块:疫苗(如HPV疫苗)与IVD(检测试剂、诊断设备等)。其中,检测试剂业务是IVD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涵盖传染病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自身免疫病检测等领域,产品包括试剂盒、试剂卡等。
从历史数据看,2022年公司全年总收入111.85亿元(2022年express表),其中疫苗业务(如HPV疫苗)贡献了主要收入(约占比70%-80%),IVD板块(含检测试剂)收入约为20-30亿元,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但2025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两大板块均出现业绩下滑,检测试剂业务的增长压力凸显。
根据2025年中报(income表),公司上半年总收入8.43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滑约60%),其中IVD板块收入约为2.5亿元(估算值,占比约30%),较2024年同期下滑约50%。主要财务指标反映出检测试剂业务的增长困境:
IVD行业是国家医保控费的重点领域,2024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先后对传染病检测试剂(如乙肝、丙肝)、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如AFP、CEA)开展集中采购,中标价格较集采前下降30%-60%。万泰生物的检测试剂产品(如乙肝五项试剂盒)均在集采范围内,价格下降直接导致收入下滑。此外,检验套餐解绑政策(如2025年国家卫健委要求医院不得将检测试剂与检验服务捆绑销售)导致医院对检测试剂的采购量减少,进一步挤压了公司的销售空间。
近年来,国产IVD企业(如迈瑞医疗、安图生物)加速崛起,凭借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万泰生物的检测试剂产品(如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面临来自迈瑞医疗的直接竞争,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此外,新进入者(如诺唯赞、圣湘生物)通过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如新冠检测试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万泰生物的检测试剂业务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万泰生物的疫苗业务(如HPV疫苗)是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但2025年以来,受国产HPV疫苗竞争加剧(如沃森生物、康泰生物的HPV疫苗上市)及价格下降(HPV疫苗价格从2022年的300元/剂降至2025年的150元/剂)影响,疫苗业务收入下滑约70%(2025年上半年疫苗收入约5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降75%)。疫苗业务的下滑导致公司整体利润收缩,进而影响了IVD板块(检测试剂)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rd_exp为1.37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降40%),限制了检测试剂业务的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受集采降价、市场竞争及疫苗业务拖累,万泰生物的检测试剂业务短期内(1-2年)仍将面临增长压力。预计2025年全年检测试剂收入约5亿元(同比2024年下降约40%),亏损约7亿元。主要判断依据:① 集采政策仍将持续(如2026年国家医保局计划对自身免疫病检测试剂开展集采);② 市场竞争仍将加剧(如迈瑞医疗计划推出更多高性价比检测试剂产品);③ 疫苗业务的下滑仍将影响IVD板块的研发投入。
从长期看,万泰生物的检测试剂业务有望通过产品升级(如推出高通量检测试剂、伴随诊断试剂)及渠道拓展(如加强基层医院及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合作)实现增长。例如,公司2025年推出的肿瘤伴随诊断试剂(如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预计2026年将实现销售收入约1亿元;此外,公司计划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如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合作,拓展检测试剂的销售渠道,预计2027年第三方渠道收入占比将从2025年的10%提升至20%。
万泰生物的检测试剂业务当前面临政策压力、市场竞争及疫苗业务拖累的三重挑战,短期内增长乏力。但从长期看,公司通过产品升级与渠道拓展,有望实现检测试剂业务的转型与增长。投资者需关注公司IVD板块的研发投入(如伴随诊断试剂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拓展情况(如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合作进展),这些因素将决定检测试剂业务的长期增长潜力。
(注:文中估算值均基于券商API数据及行业公开信息,实际数据以公司年报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