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的市场表现、财务贡献及全球竞争力。了解其技术优势、产能布局及未来增长点,包括消费电子复苏和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
杉杉股份(600884.SH)的偏光片业务始于2021年对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的收购,此次收购使公司直接获得LG化学在偏光片领域的核心技术(如PVA膜拉伸、贴合工艺)、全球产能布局(包括韩国、中国、越南的生产线)及优质客户资源(如京东方、TCL、三星等面板厂商),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LCD偏光片供应商(2023年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偏光片业务已形成“技术-产能-客户”的一体化优势,产能规模约占全球LCD偏光片产能的12%(公开信息),产品覆盖中高端LCD面板(4K/8K电视、高端显示器)及新能源汽车中控屏等领域。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券商API),偏光片业务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预计占总收入(98.58亿元)的25%-30%(约24.65-29.57亿元)。结合行业平均毛利率(15%-20%)及公司龙头地位,偏光片业务毛利率约为18%,贡献毛利约4.44-5.32亿元。
从利润端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2.39亿元,偏光片业务预计贡献净利润约0.8-1.2亿元(扣除费用后),占比约33%-50%,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支撑。此外,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偏光片业务毛利率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2个百分点,体现了业务的运营效率提升。
截至2024年末,全球LCD偏光片市场规模约为120亿美元,杉杉股份市场份额约为15%(公开信息),仅次于三星SDI(20%)、住友化学(18%),位列全球第三。国内市场方面,杉杉股份占比约25%,领先于三利谱(18%)、深纺织A(15%)等本土企业。
2024年以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复苏,电视、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约8%(IDC数据),其中高端LCD面板(4K/8K)销量增长尤为显著(+15%)。偏光片作为LCD面板的核心组件(占面板成本约10%),需求随面板销量增长而提升,杉杉股份的高端偏光片产品(如用于8K电视的超广视角偏光片)销量同比增长约20%(2025年上半年)。
新能源汽车的中控屏、仪表盘等智能座舱组件广泛采用LCD面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5%(EV Sales数据),带动偏光片需求增长约12%。杉杉股份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链,其汽车级偏光片(耐高温、抗震动)销量同比增长约25%(2025年上半年),成为业务新的增长点。
公司计划2025-2026年新增2条LCD偏光片生产线(中国1条、越南1条),产能将提升至1.5亿平方米/年,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及高端消费电子的需求增长。
公司计划通过一体化布局(如自建PVA膜生产线)降低原材料成本(PVA膜占偏光片成本约30%),目标将原材料成本降低10%(2026年),进一步提升毛利率。
杉杉股份的偏光片业务凭借技术优势、产能布局及客户资源,已成为全球LCD偏光片领域的龙头企业。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及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未来,通过产能扩张、产品升级及成本控制,偏光片业务将继续为公司贡献稳定的收入与利润,成为“负极材料+偏光片”双引擎中的重要支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