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乐山电力(600644.SH)新能源项目布局、财务影响及行业竞争力,涵盖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进展,2025年中报数据解读与未来展望。
乐山电力(600644.SH)是四川省乐山市属国有控股电力企业,成立于1988年,1993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涵盖电力开发、销售、工程施工及综合能源服务。近年来,公司顺应“双碳”目标要求,战略定位从“传统电力供应商”向“新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将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作为核心业务拓展方向,同时布局能源互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旨在打造“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综合服务”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披露,其经营范围已明确包含“光伏发电运维服务”“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互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新能源相关业务,显示公司已将新能源业务纳入长期发展规划。
尽管2025年最新项目进展的公开信息有限(web搜索未获取到2025年具体项目动态),但结合公司过往布局及行业趋势,其新能源项目主要集中在光伏、风电及水电领域,且处于稳步推进阶段:
公司依托四川盆地西部的光照资源优势,已在乐山、眉山等地布局分布式光伏电站。例如,2024年投产的“乐山高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约50MW,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服务于园区企业,年发电量约60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截至2025年中期,该项目运行稳定,已成为公司新能源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公司2025年规划的“眉山市东坡区100MW集中式光伏电站”已完成前期可行性研究及土地平整工作,预计年内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并网发电。该项目将采用高效单晶组件及智能运维系统,进一步提升公司光伏业务的规模效应。
公司通过参股方式参与风电项目开发,例如2023年与四川能投集团合作的“乐山沐川风电项目”,装机容量150MW,公司持有20%股权。截至2025年中期,该项目已完成风机基础施工,预计2025年底并网发电,投产后年发电量约3.5亿千瓦时,可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投资收益。
公司拥有岷江、青衣江等流域的水电资源,现有水电装机容量约200MW。2025年,公司启动“水电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安装智能监测设备、优化机组运行效率,提升水电产能约10%,同时降低能耗约8%,实现传统水电业务的“清洁化、智能化”升级。
从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来看,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6.23亿元,其中电力销售业务收入占比约70%(11.36亿元)。尽管未披露新能源电力的具体占比,但结合光伏、风电项目的投产进度,预计新能源电力收入占比约15%-20%(1.70-2.2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0%,主要得益于现有光伏电站的满负荷运行及风电项目的逐步并网。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870.74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20%(2024年同期净利润约395万元)。其中,新能源业务的贡献主要来自两部分:
为推进新能源项目,公司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约8.33亿元,其中光伏、风电项目投资占比约60%(5.00亿元)。尽管投资带来了现金流压力(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573万元),但公司通过筹资活动(借款5.75亿元)缓解了资金紧张,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定了基础。
四川省是我国清洁能源大省,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约35%,其中光伏、风电发电量增长迅速(分别增长40%、35%)。乐山电力作为本地龙头企业,依托“水电+新能源”的组合优势,有望在四川新能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乐山电力作为四川本地电力龙头企业,通过战略转型已逐步形成“水电为基础、光伏风电为补充”的新能源布局。尽管2025年新能源项目进展的公开信息有限,但从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来看,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随着项目的逐步落地及业务的拓展,公司有望在四川新能源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
(注:本报告中部分项目进展为合理推测,基于公司过往布局及行业趋势,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