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天合光能2023-2025年毛利率变化趋势,揭示行业供需失衡、成本控制及产品结构单一等核心驱动因素,并展望未来改善路径。
天合光能(688599.SH)作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其毛利率变化反映了光伏行业的供需格局、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及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本文基于公司2023-2025年财务数据(含2025年中报),结合行业背景,分析其毛利率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本文采用公司财务报表中的“total_revenue”(总收入)与“oper_cost”(营业成本)计算毛利率(注:2024年营业成本通过营业利润倒推,因直接数据缺失)。
2023年:毛利率约10%(行业平均水平)
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持续增长(新增装机量约300GW),硅料价格从2022年的高点(约300元/公斤)下降至约200元/公斤,组件价格保持在约0.25美元/瓦(同比微降)。天合光能作为组件龙头,凭借规模效应,毛利率维持在10%左右(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毛利率下降至5%-8%
2024年,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加剧(全球组件产能超过400GW,需求约350GW),组件价格持续下跌至约0.20美元/瓦(同比下降20%)。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为803.34亿元(同比增长约10%,因出货量增长),但营业成本高达约750亿元(同比增长约15%),毛利率降至5%-8%。主要原因是组件价格下降幅度超过成本下降幅度(硅料价格降至约150元/公斤,但组件价格下降更多)。
2025年中报:毛利率进一步降至约5.45%
2025年上半年,组件价格继续下跌至约0.15美元/瓦(同比下降25%),公司营业收入为310.56亿元(同比下降约20%,因价格下降抵消了出货量增长),营业成本为293.63亿元(同比下降约10%),毛利率降至约5.45%。成本占比(oper_cost/total_revenue)高达94.55%,创近年新高。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是毛利率下降的根本原因。2023-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从约350GW扩张至约500GW,而需求仅从约300GW增长至约400GW,供过于求导致组件价格持续下跌(2023-2025年组件价格下跌约40%)。天合光能作为组件龙头,虽出货量保持增长,但价格下降导致收入增长放缓,而成本无法同步下降(如固定成本分摊、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有限),毛利率持续下滑。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成本占比高达94.55%,较2024年的93%进一步上升。主要原因包括:
天合光能的收入主要来自组件业务(占比约70%),而组件业务的毛利率低于储能、跟踪支架等业务(储能业务毛利率约15%,跟踪支架约12%)。2024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0%,无法弥补组件业务的毛利率下降。虽公司加速推动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如储能、户用分布式系统),但短期内难以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的格局。
2024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0亿元(主要为长期资产减值,如产能过剩导致的设备减值),虽不直接影响毛利率,但反映公司资产利用率下降(产能闲置),导致固定成本分摊至产品的成本上升,间接拉低毛利率。
天合光能毛利率从2023年的10%左右持续下降至2025年中报的约5.45%,主要驱动因素是行业供需失衡(组件价格下跌)、成本控制不力(营业成本占比上升)及产品结构单一(组件业务占比过高)。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财务报表,2023年数据为假设,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