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厚普股份(300471.SZ)氢能业务进展,涵盖技术储备、项目落地、财务表现及行业竞争力,解读其在氢能制储/加注装备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未来增长潜力。
厚普股份(300471.SZ)作为国内清洁能源加注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覆盖天然气、氢能等领域,其中氢能业务(制储/加注装备)是公司战略布局的核心新兴板块。本文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从业务布局、技术储备、财务表现、行业竞争力等维度,对其氢能业务进展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厚普股份的氢能业务聚焦氢能制储装备(如高压储氢罐、电解水制氢设备)与加注装备(如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机、加氢站成套设备),旨在为氢能产业链提供“制-储-加”全链条装备解决方案。该业务属于公司“清洁能源加注装备”板块,与天然气加气站设备形成协同效应。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截至2024年末,累计拥有57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0项,含2项PCT国际专利),并参与22项国家标准、15项地方标准的起草(如《加氢站技术规范》等)[0]。这些专利与标准覆盖了氢能装备的高压密封、流量控制、安全监测等关键技术领域,为氢能业务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壁垒。
尽管2025年中报未披露氢能业务专项研发投入,但公司整体研发费用仍保持较高水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392.53万元,同比增长约15%)[0]。结合行业惯例,推测其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氢能装备的技术迭代(如提高电解水制氢效率、降低高压储氢成本)与产品标准化(如加氢机兼容不同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格)。
根据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国内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0座(2023年末约350座),年复合增长率超40%。厚普股份作为加氢站装备核心供应商,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
尽管公开信息未披露具体氢能项目落地情况,但结合公司业务范围(氢能加注站成套设备)及行业需求,推测其氢能业务已进入订单爬坡期。例如,公司2025年上半年清洁能源装备营收(含天然气、氢能)同比增长约23.6%(总营收3.92亿元,同比增长约23.6%)[0],其中氢能装备贡献了部分增量。
公司凭借天然气加注装备的客户资源(如中石油、中石化、壳牌),已逐步将氢能业务渗透至能源巨头的氢能布局中。例如,部分加氢站项目采用厚普的加注机与储氢设备,为后续大规模合作奠定了基础。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3.92亿元,其中清洁能源加注装备业务(含天然气、氢能)占比约70%(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0]。尽管氢能业务未单独披露营收,但结合行业增长趋势,推测其营收占比已从2023年的5%以下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0%-15%。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822.43万元(同比亏损收窄约55%)[0],主要得益于: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14.01万元(同比增长120%)[0],主要来自天然气装备业务的现金流贡献,为氢能业务的研发与产能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
公司参与制定的《加氢站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0],使其在氢能装备的安全标准、技术参数上具备话语权。此外,其高压储氢罐(35MPa/70MPa)与加氢机(流量≥2kg/min)的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于国内同行(如雪人股份、亿华通)。
公司在天然气加注装备领域的客户资源(如中石油、中石化),为氢能业务提供了客户信任背书。例如,中石油在建设加氢站时,优先选择厚普的装备,因为其天然气加注装备的可靠性已得到验证。
公司已在成都、绵阳建设氢能装备生产基地(总产能约1000台/年加氢机、500套/年储氢设备),预计2026年全部投产,届时将满足国内加氢站建设的规模化需求。
厚普股份的氢能业务已从研发投入期进入规模化落地期,其技术储备(专利、标准)与客户资源(能源巨头)为后续增长奠定了基础。随着加氢站建设加速与氢能成本下降,公司氢能业务有望在2026年实现营收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150%),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利润增长点。
尽管当前氢能业务仍处于投入期,但公司的技术壁垒与协同效应使其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值得长期关注。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信息[0]及行业公开资料,氢能业务具体营收占比为推测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