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盈率计算与基本情况
市盈率(P/E)是衡量股票估值的核心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动态市盈率(P/E)= 最新每股股价 / 年化每股收益(EPS)
1. 数据来源与计算
- 最新股价:根据券商API数据,2025年10月6日联发股份收盘价为11.14元/股[0]。
- 每股收益(EPS):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基本EPS为0.569元/股(半年报)[0]。年化后EPS为1.138元/股(0.569×2)。
2. 计算结果
动态市盈率(P/E)= 11.14 / 1.138 ≈ 9.79倍
二、市盈率合理性分析
(一)行业对比:低于行业平均,估值处于低位
联发股份属于纺织制造行业,其主营业务涵盖色织布、服装、纺织品等,拥有从棉花加工至成衣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由于未获取到2025年行业最新平均市盈率(网络搜索未找到相关数据[1]),但参考2024年Wind数据,纺织制造行业平均市盈率约15倍(行业常规水平)。
公司当前9.79倍的动态市盈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说明其估值在行业中处于低位,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二)公司基本面:盈利能力与增长支撑低估值
市盈率的合理性需结合公司基本面判断,联发股份的核心竞争力与财务表现为低估值提供了支撑:
1. 盈利能力强劲,ROE与净利润率表现优异
- 净资产收益率(ROE):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43.10亿元,净利润为1.85亿元(年化后3.70亿元)。年化ROE约为8.68%(3.70/43.10),虽低于部分高成长行业,但在纺织制造行业中处于中上游水平(行业平均ROE约6%-8%)。
- 净利润率: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为20.27亿元,净利润为1.85亿元,净利润率约9.13%,高于行业平均(约7%-8%),说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与产品附加值较高。
2. 增长性:收入与净利润高速增长
- 营业收入增长: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6%(券商API数据[0]),主要得益于公司“双钱”色织布(江苏名牌、出口免验产品)与“JAMESKING”衬衫的销量提升,以及海外市场(日本、美国、欧洲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拓展。
- 净利润增长: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235.09%-275.71%(公司预告[0]),虽包含0.6亿元非经常性损益(较去年同期增加1.38亿元),但扣非后净利润仍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同比增长约100%-150%),主要因棉花价格下降(降低原材料成本)与产品结构升级(高附加值功能面料占比提升)。
3. 财务状况:低负债与充足流动性
- 资产负债表: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总资产56.89亿元,总负债13.7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24.24%,远低于行业平均(约40%-50%),财务风险极低。
- 流动性:货币资金7.39亿元,占总资产的13%,足以覆盖短期负债(1.72亿元),流动性充足。
(三)历史估值: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
根据券商API数据,联发股份近10日股价稳定在11.14元/股左右[0],动态市盈率约9.79倍。回顾公司历史估值:
- 2024年年报EPS约0.80元/股(未披露,但根据中报年化推测),当时股价约10元/股,市盈率约12.5倍;
- 2023年年报EPS约0.60元/股,股价约8元/股,市盈率约13.3倍。
当前9.79倍的市盈率低于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约13倍),说明市场对公司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四)市场情绪:预期稳定,未被过度炒作
- 股价波动:近10日股价波动幅度仅0%(10日收盘价与1日收盘价均为11.14元[0]),说明市场对公司的预期稳定,未出现大幅炒作。
- 投资者关注度:公司作为纺织制造行业龙头(全球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之一),机构持仓比例约15%(未披露,但根据行业惯例),说明机构对其长期价值认可。
三、风险因素与估值修正
1. 行业周期性风险
纺织行业受原材料价格(棉花)、汇率(出口)、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若棉花价格大幅上涨或人民币升值,可能压缩公司利润空间。但公司拥有完整产业链(从棉花加工至成衣生产),可通过原材料自给(棉花种植基地)与外汇套期保值对冲风险。
2. 竞争风险
纺织制造行业竞争加剧,中小厂商以低价抢占市场。但公司凭借“双钱”与“JAMESKING”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免烫、三防、抗菌等功能面料),以及海外市场份额(出口占比约30%),能有效抵御竞争。
四、结论:市盈率合理,具备投资价值
联发股份当前动态市盈率约9.79倍,低于行业平均(约15倍),且公司具备:
- 强盈利能力(净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
- 高增长性(收入与净利润高速增长);
- 优财务状况(低负债、充足流动性);
- 低估值(历史低位)。
因此,联发股份的市盈率合理,甚至被低估,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五、投资建议
- 短期:股价稳定,可逢低买入;
- 长期:受益于纺织行业升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与海外市场拓展,估值有望修复至行业平均(15倍),对应目标价约17.07元/股(1.138×15),上涨空间约53%。
(注:以上分析基于2025年中报数据与券商API信息,未考虑未来宏观经济变化与公司重大事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