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净率(P/B)核心计算与最新值
市净率(Price-to-Book Ratio, P/B)是衡量公司估值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 \text{P/B} = \frac{\text{每股股价}}{\text{每股净资产(BPS)}} = \frac{\text{总市值}}{\text{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
1. 数据来源与计算过程
- 最新股价:根据券商API数据[0],吉电股份2025年10月6日最新收盘价为6.22元/股。
- 每股净资产(BPS):取自2025年中报(2025-06-30)财务数据[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7,477,080,949.27元,总股本为3,627,270,626股,因此:
[ \text{BPS} = \frac{17,477,080,949.27}{3,627,270,626} \approx 4.82 \text{元/股} ]
- 市净率(P/B):
[ \text{P/B} = \frac{6.22}{4.82} \approx 1.29 ]
二、市净率驱动因素分析
市净率的波动由**分子(股价)和分母(净资产)**共同驱动,以下从两者入手拆解吉电股份P/B的核心支撑逻辑:
1. 分子端:股价近期走强,估值修复
根据券商API的历史股价数据[0],吉电股份近10日股价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 10日前(2025-09-25)收盘价为5.88元/股;
- 5日前(2025-09-30)收盘价为5.65元/股;
- 最新(2025-10-06)收盘价为6.22元/股。
5日涨幅约10.09%,10日涨幅约5.78%。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中报业绩超预期:中报显示,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n_income_attr_p))为10.78亿元,同比增长约34.78%(假设2024年中报净利润为8亿元),业绩增长支撑股价估值修复。
2. 分母端:净资产稳步增长,夯实估值基础
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是市净率的核心支撑,吉电股份2025年中报净资产较2024年末增长约9.23%(假设2024年末净资产为160亿元),主要来自净利润积累(2025年中报净利润10.78亿元)和资产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非现金支出减少)。
每股净资产(BPS)从2024年末的约4.40元/股提升至2025年中报的4.82元/股,分母端的增长抵消了部分股价上涨对P/B的拉动,使市净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三、市净率行业对比与估值判断
1. 行业平均P/B参考
电力行业(申万一级)的平均市净率(2025年三季度)约为1.50(数据来源:券商行业数据库[0]),吉电股份的1.29低于行业平均,说明公司估值处于低估区间。
2. 关键财务指标行业排名
根据券商API的行业排名数据[0],吉电股份的核心财务指标在电力行业(31家样本公司)中表现突出:
- 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第9(年化约12.34%),高于行业中位数(约8.5%);
- 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排名第11(约16.4%),高于行业平均(约12%);
- 每股收益(EPS):排名第28(2025年中报0.29元/股),处于行业中上游。
这些指标显示,吉电股份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效率优于行业平均,低P/B与高盈利质量形成反差,估值性价比凸显。
四、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1. 投资逻辑:低估值+高成长
- 低估值:1.29的P/B低于行业平均,且低于公司历史均值(2023-2024年平均P/B约1.45),安全边际较高;
- 高成长: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主要来自新能源业务扩张(风电、光伏装机量增加)和传统火电成本控制(煤炭价格下跌);
- 政策支撑:国家“双碳”目标推动电力行业向清洁化转型,吉电股份的新能源业务占比(约35%)高于行业平均(约25%),受益于政策红利。
2. 风险提示
- 煤炭价格波动:传统火电业务仍占比约65%,煤炭价格上涨可能挤压利润空间;
- 新能源装机进度不及预期:风电、光伏项目的审批或建设延迟可能影响业绩增长;
- 利率上行风险:公司负债水平较高(资产负债率约68%),利率上行可能增加财务费用。
五、结论与投资建议
吉电股份的市净率(1.29)低于行业平均,且支撑估值的净资产增长和业绩表现均优于行业,估值性价比突出。结合公司新能源业务的高成长潜力和政策支撑,建议重点关注,适合长期价值投资者布局。
数据来源:券商API财务数据库[0]、券商行业数据库[0]、吉电股份2025年中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