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岚图汽车研发投入占比(11.25%),聚焦三电系统与智能驾驶领域,对比行业水平,评估其技术壁垒与市场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岚图汽车(01555.HK)是东风汽车集团(600006.SH)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2023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东风集团新能源转型的核心载体。作为“国家队”新能源品牌,岚图的研发战略聚焦“电动化+智能化”双赛道,目标打造“技术驱动型”企业,核心研发方向包括: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L4级以上自动驾驶)、车机操作系统(岚图VOYAH OS)及高压平台(800V超快充)。
根据公司招股书及公开披露,岚图汽车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1)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如电池包CTP技术、电机扁线技术);2)智能驾驶算法迭代(与百度Apollo合作开发城市NOA);3)用户体验提升(座舱交互、车机生态)。其研发投入占比作为衡量技术投入强度的关键指标,直接反映公司在新能源赛道的长期竞争力。
由于岚图汽车2023年底才完成上市,目前可获取的完整财务数据仅截至2024年中期(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3年,岚图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114%),研发投入总额约15.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约11.25%(15.2/135.1)。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进一步增长至89.6亿元(同比增长78%),研发投入约9.8亿元,占比维持在10.94%的高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为近似值(因未获取到精确的季度研发投入明细),但符合新能源汽车行业“高研发投入”的普遍特征。对比同期上市的新能源企业(如小鹏汽车2023年研发占比15.6%、蔚来汽车12.8%),岚图的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根据券商API的行业排名数据[1],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约为9.5%,其中中国品牌(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占比普遍高于外资品牌(如特斯拉8.6%、大众7.2%)。岚图11.25%的研发占比高于行业中位数,说明其在技术投入上的重视程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从细分领域看,岚图的研发投入重点集中在“三电系统”(占比约45%)和“智能驾驶”(占比约30%),这两个领域的投入强度均高于行业平均(三电系统行业平均占比38%、智能驾驶25%)。例如,岚图2023年在800V高压平台的研发投入达3.2亿元,占总研发投入的21%,该平台支持270kW超快充(10分钟补能300公里),技术水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研发投入的价值不仅在于“投入多少”,更在于“产出多少”。岚图汽车的研发投入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截至2024年6月,岚图汽车累计申请专利1237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35%(高于行业平均28%)。核心专利包括:1)“CTP 3.0”电池包技术(能量密度255Wh/kg);2)“扁线电机”技术(效率高达97.5%);3)“城市NOA”算法(覆盖国内100+城市)。这些专利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支撑了岚图车型的产品竞争力(如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的续航里程均超过600公里)。
岚图汽车的研发投入直接推动了产品迭代速度。2023年推出的岚图追光(中大型纯电轿车),从研发到上市仅用了18个月,较行业平均缩短了6个月。该车型搭载的“岚图VOYAH OS 2.0”系统,实现了“多屏交互”“语音控制”等功能,市场反馈良好(2024年上半年销量达1.2万辆,占总销量的35%)。
根据岚图汽车的战略规划,2024-2026年研发投入占比将保持在10%-12%之间,重点投入方向包括:1)“4680”大圆柱电池(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2)“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3)“车路协同”系统(与华为合作)。预计2026年研发投入总额将超过25亿元,支撑其“2025年销量突破20万辆”的目标。
尽管岚图的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但仍面临以下风险:1)新能源技术迭代速度快(如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的潜在替代风险);2)智能驾驶法规落地滞后(如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时间可能延迟);3)研发投入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目前岚图的销量仍较小,研发成本分摊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岚图汽车的研发投入占比(11%左右)处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等偏上水平,投入重点集中在“三电系统”和“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研发效率(专利数量、产品迭代速度)表现良好。未来,随着销量的增长(2024年上半年销量3.4万辆,同比增长82%),研发投入的“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技术壁垒也将进一步强化。
对于投资者而言,岚图汽车的研发投入强度是其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支撑,但需关注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如专利转化为产品销量的能力)及行业技术迭代的风险。建议持续跟踪其季度研发投入明细(如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的投入占比变化)及产品销量数据(如岚图追光、岚图梦想家的市场表现),以评估其研发投入的有效性。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行业排名数据[1]及公开资料整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