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华茂股份(000850.SZ)2025年中报ROE表现,拆解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及权益乘数三大驱动因素,揭示纺织业务下滑与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并提供行业对比与未来改善建议。
ROE(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股东权益回报水平的核心指标,反映企业运用净资产盈利的能力。根据券商API数据[0],华茂股份2025年中报(截至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29万元(年化后约1.9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45.14亿元,年化ROE约为4.23%(计算公式:年化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对比历史数据,2020年全年ROE为5.28%[0],2025年中报年化ROE较2020年下降约1.05个百分点,呈现温和下滑态势。
为深入理解ROE变化的核心原因,采用杜邦分析法将ROE拆解为**净利率(净利润/收入)、资产周转率(收入/资产)、权益乘数(资产/权益)**三个维度,逐一分析:
2025年中报,华茂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6.02亿元(年化后32.04亿元),净利润9529万元(年化后1.91亿元),年化净利率约为5.96%。对比2020年全年净利率(6.55%),下降约0.5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纺织业务盈利水平下滑(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预告[0],纺织业务利润下降导致主营业务利润收缩)。
但需注意,2025年中报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占比高达76.7%(约7300万元),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国泰海通、广发证券、网达软件等)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903万元)和投资收益(3476万元,含徽商银行分红)。非经常性损益的高占比虽短期提升了净利率,但可持续性较弱,导致ROE质量不高。
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即每单位资产带来的收入。2025年中报,华茂股份总资产为73.43亿元,营业收入16.02亿元,资产周转率约为0.22次/年(年化后)。对比2020年资产周转率(0.48次/年),下降约54%,是ROE下滑的核心驱动因素。
资产周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纺织业务产能过剩与销售不畅:公司纺织业务占比约60%(2020年年报数据),近年来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如棉花价格上涨)、下游需求疲软(服装行业增速放缓)及竞争加剧影响,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收入增长滞后于资产规模扩张(2025年中报总资产较2020年增长2.7%,但营业收入仅增长-5.5%)。
权益乘数反映企业负债水平,即每单位权益对应的资产规模。2025年中报,华茂股份权益乘数约为1.63(总资产73.4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45.14亿元),较2020年的1.66略有下降,说明企业杠杆率小幅收缩,主要因短期借款较2020年减少约15%(2025年中报短期借款12.23亿元,2020年为14.40亿元),负债结构更趋稳健。
杠杆率的下降虽降低了财务风险,但也减少了权益乘数对ROE的正向贡献(2020年权益乘数贡献约1.66,2025年约1.63),是ROE下滑的次要因素。
根据2025年中报预告[0],华茂股份非经常性损益约7300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76.7%,主要来自:
非经常性损益的高占比导致ROE**“虚高”**: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2025年中报扣非净利润约2229万元(年化后约4458万元),扣非ROE仅约0.99%,远低于名义ROE(4.23%)。这意味着公司核心业务(纺织)的盈利能力较弱,ROE的可持续性依赖于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和分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0],华茂股份所在的纺织制造行业(申万一级)2025年中报平均ROE约为5.1%(年化),华茂股份4.23%的ROE排名行业中等偏下(约17/42)。主要差距在于:
展望未来,华茂股份ROE的改善需依赖两大核心驱动因素:
华茂股份当前ROE表现低于行业平均,且质量不高(非经常性损益占比高)。主要问题在于资产周转率下降(纺织业务效率低)和主营业务盈利下滑。投资者需关注:
若公司能通过纺织业务升级提升资产周转率,或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可持续盈利,ROE有望逐步回升至行业平均水平(5%以上)。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司公开披露信息[0],分析基于2025年中报及历史数据,未来表现需结合最新财报调整。)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