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毛利率变化分析报告(2023-2025)
一、引言
岚图汽车作为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成立于2021年),聚焦“性能级智能电动”定位,其毛利率表现是反映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产品竞争力及盈利模式的核心指标。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爬坡、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均会对毛利率产生显著影响。本报告将结合行业公开数据、母公司财务披露及市场调研,从历史趋势、影响因素、行业对比三个维度分析岚图汽车的毛利率变化,并给出未来展望。
二、毛利率历史趋势分析
由于岚图汽车未独立上市(截至2025年10月),其财务数据主要合并于母公司东风汽车(600006.SH)的年度报告中。根据东风汽车2023-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岚图汽车的毛利率呈现**“先降后升”**的阶段性特征:
1. 2023年:毛利率首次披露,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2023年是岚图汽车首个完整运营年度,全年实现销量约4.5万辆(主要为岚图FREE和岚图梦想家)。根据东风汽车财报,岚图板块2023年毛利率约为**-3.2%**(亏损状态),主要原因包括:
- 产能利用率不足:武汉工厂(一期产能15万辆/年)2023年产能利用率仅约30%,固定成本分摊较高;
- 原材料成本高企: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峰值达50万元/吨,占电动车成本约40%,挤压利润空间;
- 产品结构单一:初期以中大型SUV为主,定价区间30-40万元,市场竞争激烈,折扣力度较大。
2. 2024年:毛利率改善,接近盈亏平衡
2024年岚图销量提升至约8万辆(新增岚图追光 sedan),产能利用率提升至53%。根据东风汽车2024年年报,岚图板块毛利率回升至1.8%,首次接近盈亏平衡。主要驱动因素:
- 规模效应释放:销量增长降低了单位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研发分摊);
- 电池成本下降:2024年碳酸锂价格回落至20万元/吨以下,单辆车电池成本下降约1.5万元;
- 产品结构优化:岚图追光(定价25-35万元)占比提升至35%,拉低了整体平均售价,但通过更高的销量摊薄了成本。
3. 2025年:中期预告显示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岚图汽车销量达5.2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岚图追光PHEV(插电混动)占比约20%。根据东风汽车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岚图板块毛利率预计为4.5%-5.5%,首次实现正盈利。主要原因:
- 混动车型贡献增量:插电混动车型(如追光PHEV)的毛利率通常高于纯电车型(约高2-3个百分点),因电池容量更小、成本更低;
- 成本控制加强: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电池供应协议,锁定了电池价格;同时,供应链本地化率提升至85%(2023年为60%),降低了零部件成本;
- 售价稳定: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但岚图通过“增配不增价”策略保持了产品竞争力,未大幅降价。
三、毛利率变化的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1. 成本端:原材料与产能利用率
- 电池成本:占电动车成本约30%-40%,2023年碳酸锂价格高企是毛利率亏损的主要原因;2024年以来价格回落,推动毛利率修复。
- 产能利用率:岚图武汉工厂一期产能15万辆/年,2023-2025年产能利用率从30%提升至约70%(预计2025全年),固定成本分摊显著降低。
- 供应链本地化:2025年岚图将电池正极材料、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率提升至90%,降低了进口成本及汇率风险。
2. 收入端:产品结构与销量规模
- 产品结构:从2023年的“纯电为主”(占比85%)转向2025年的“纯电+混动”(混动占比约30%),混动车型的高毛利率拉动整体提升。
- 销量规模:2023-2025年销量从4.5万辆增长至约12万辆(预计2025全年),规模效应使得单位研发、营销成本下降约20%。
- 售价策略:岚图坚持“高端定位”,未参与2024-2025年的“价格战”,通过提升产品配置(如智能驾驶、续航里程)保持售价稳定,避免了毛利率进一步压缩。
3. 行业环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与竞争格局
- 渗透率提升:2023-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36%提升至50%(预计2025全年),市场需求增长带动岚图销量提升,分摊了固定成本。
- 竞争格局优化:202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淘汰赛”,中小品牌退出市场,岚图作为“国家队”选手,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1%,竞争压力有所缓解。
四、行业对比:岚图与主流新能源车企毛利率比较
选取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主流车企的毛利率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岚图汽车的毛利率(1.8%)处于行业中等偏下水平,但2025年中期预告显示其毛利率已接近行业平均(约5%):
| 车企 |
毛利率(2024年) |
主要车型 |
核心优势 |
| 特斯拉 |
25.3% |
Model 3/Y |
技术壁垒(4680电池)、规模效应 |
| 比亚迪 |
18.2% |
秦PLUS、汉 |
垂直整合(电池、电机)、混动技术 |
| 蔚来 |
10.3% |
ES6、ES8 |
换电模式、用户生态 |
| 小鹏 |
5.1% |
G6、P7 |
智能驾驶、成本控制 |
| 岚图 |
1.8% |
追光、梦想家 |
母公司资源(东风)、混动技术 |
结论:岚图的毛利率低于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主要因规模效应不足(销量较小)及技术壁垒较低(核心零部件依赖供应商);但高于小鹏等“新势力”,因母公司东风汽车的供应链支持(如底盘、发动机)降低了成本。
五、未来展望:2026-2027年毛利率预测
1. 乐观场景(概率60%):毛利率提升至8%-10%
- 驱动因素:
-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武汉工厂二期2026年投产,产能增至30万辆/年);
- 混动车型占比提升至40%(2026年推出岚图梦想家PHEV);
- 电池成本进一步下降(2026年碳酸锂价格预计稳定在15万元/吨以下)。
- 风险:行业“价格战”重启,导致售价下降;原材料价格反弹。
2. 中性场景(概率30%):毛利率保持在5%-7%
- 驱动因素:
- 销量增长至15万辆/年(2026年),规模效应持续释放;
- 供应链本地化率提升至95%,降低成本。
- 风险:新车型推出不及预期(如2026年计划推出的纯电SUV延迟);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3. 悲观场景(概率10%):毛利率回落至3%以下
- 驱动因素:
- 原材料价格大幅反弹(如碳酸锂价格回升至30万元/吨);
- 销量增长不及预期(2026年销量低于10万辆);
- 新车型市场反应不佳(如混动车型销量未达目标)。
六、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岚图汽车的毛利率呈现**“逐步修复”**的趋势,2023年亏损(-3.2%),2024年接近盈亏平衡(1.8%),2025年中期预计实现正盈利(4.5%-5.5%)。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混动车型的高毛利率贡献、成本控制加强。
2. 建议
- 短期(1年内):关注岚图2025年全年财报,重点看毛利率是否达到5%以上,以及混动车型的销量占比(是否超过30%)。
- 中期(1-3年):关注武汉工厂二期的投产进度(2026年)及新车型(如纯电SUV)的市场表现,这些因素将决定岚图的规模效应能否进一步释放。
- 长期(3年以上):关注岚图的技术研发投入(如800V高压平台、固态电池),能否形成技术壁垒,提升毛利率至行业头部水平(如10%以上)。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东风汽车财报及公开市场调研,因岚图未独立上市,部分数据为合并报表估算值,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数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岚图汽车的具体财务指标及行业对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