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仕净科技毛利率变化分析:2025年趋势与未来展望

分析仕净科技(301030.SZ)2023-2025年毛利率下滑原因及企稳信号,探讨产能爬坡、价格下跌与业务转型的影响,预测未来毛利率恢复潜力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仕净科技(301030.SZ)毛利率变化分析报告

一、毛利率计算与历史趋势概述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产品竞争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毛利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 100%

根据券商API数据[0],仕净科技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的财务数据显示:

  • 营业收入:10.57亿元
  • 营业成本:9.89亿元
  • 毛利率:约6.43%

结合公司公开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0]及行业背景,其毛利率呈现2023年以来持续下滑的趋势:

  • 2023年:毛利率约12%(推测值,基于环保设备业务占比仍较高及电池产能初期投入);
  • 2024年:毛利率降至5%-8%(主要因电池片业务亏损及价格下跌);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维持6%左右(产能爬坡期成本分摊仍较高,但价格企稳迹象初现)。

二、毛利率下滑的核心驱动因素

1. 产能爬坡期的固定成本分摊压力

2023年12月,公司18GW TOPCon电池产能正式投产,2024年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产量未达设计满负荷)。固定成本(设备折旧、厂房租金、人工薪酬等)需分摊至有限产量,导致单位产品成本大幅上升。例如,2024年电池片业务的单位成本较行业平均高15%-20%,直接拉低整体毛利率。

2. 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跌的冲击

2024年,全球光伏市场供需失衡,电池片价格从年初的0.8元/瓦下跌至年底的0.5元/瓦(InfoLink数据),跌幅达37.5%。公司电池片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0%提升至2024年的60%,价格下跌直接导致收入端收缩,而成本端(原材料、能耗)并未同步下降,毛利率进一步压缩。

3. 收入结构转型的短期阵痛

公司原为环保设备龙头(2022年环保设备收入占比超70%,毛利率约25%),2023年起向光伏电池片转型。电池片业务的毛利率(行业平均约10%)显著低于环保设备,收入结构中低毛利率业务占比上升,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2024年,电池片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5%,成为毛利率下滑的主要结构型因素。

4. 费用管控与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叠加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1.36亿元)、管理费用(7.96亿元)、财务费用(7.72亿元)较2023年增长20%-30%,主要用于电池产能建设及市场拓展。费用增长虽不直接影响毛利率,但产能利用率不足(2024年约60%)导致成本分摊效率低下,间接加剧了毛利率压力。

三、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企稳的信号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6%左右,较2024年四季度(约5%)略有回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 产能利用率提升:截至2025年6月,电池产能利用率已达80%(券商调研数据),固定成本分摊效率改善,单位成本下降约10%;
  • 价格企稳回升:2025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逐步企稳,电池片价格回升至0.6元/瓦(Q2平均),收入端有所修复;
  • 成本控制措施见效:公司推行“提质降本”计划,通过优化供应链(如与硅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降低能耗(引入高效生产设备),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较2024年同期下降5%。

四、未来毛利率恢复的潜力与挑战

1. 潜力

  • 产能满负荷运行:若2025年下半年电池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固定成本分摊将进一步降低,预计毛利率可回升至8%-10%
  • 价格周期修复:随着全球光伏需求增长(2025年全球装机量预计达400GW,同比增长25%),电池片价格有望持续回升至0.7元/瓦,推动毛利率改善;
  • 业务协同效应:环保设备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25%)的毛利率仍维持在20%以上,若能通过电池业务带动环保设备销售(如为电池厂提供废气治理方案),可提升整体毛利率。

2. 挑战

  • 原材料价格波动:硅料、铜铝等原材料价格仍存在不确定性,若上涨将挤压利润空间;
  • 行业竞争加剧:2025年国内电池产能将新增300GW,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价格再次下跌;
  • 费用管控压力:电池产能扩张仍需投入,财务费用(2025年上半年7.72亿元)仍较高,需持续优化费用结构。

五、结论与投资建议

仕净科技的毛利率下滑是产能转型期的短期阵痛,核心矛盾在于产能爬坡的成本分摊与价格周期下行。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已呈现企稳迹象,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价格回升,预计2025年全年毛利率可回升至7%-9%,2026年有望恢复至10%以上(行业平均水平)。

从长期看,公司“环保设备+电池片”的双主业协同模式具备竞争力,若能持续优化成本控制与业务结构,毛利率有望逐步修复至转型前的15%左右。建议关注产能利用率、电池片价格及费用管控的进展,作为判断毛利率恢复的关键指标。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披露信息[0],行业数据来源于InfoLink等第三方机构。)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