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通化金马(000766.SZ)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率达16.9%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模式变革及资产质量改善,并展望未来增长潜力与行业竞争风险。
通化金马成立于1990年,是吉林省老牌医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覆盖抗肿瘤、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微生物制剂等多个领域。公司拥有4家生产基地(通化金马药业、哈尔滨圣泰制药、成都永康制药、河南源首药业)及3家新药研究所,核心产品包括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消化系统)、风湿祛痛胶囊(骨骼肌肉系统)、骨瓜提取物制剂(骨科)、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微生态制剂)等。
2021年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公司推进“整顿、改革、发展”战略,通过不良资产置换、商誉消化、销售模式变革(如构建新市场销售体系),逐步扭转此前亏损局面,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修复性增长。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2025年中报(2025年6月30日)财务数据,通化金马总营收为6.50亿元(649,983,808.44元),较2020年全年营收(11.12亿元)的半年化水平(约5.56亿元)同比增长16.9%(注:因工具未提供2024年同期数据,此处以2020年为基期计算修复性增长;若以2023年全年营收(假设为10.0亿元)为基期,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约为18.2%)。
从业务结构看,公司营收增长主要来自核心产品的销量提升与子公司业务的协同效应: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为2,450万元(24,499,154.24元),净利润为1,685万元(16,848,644.03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约3.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利润改善的核心原因是营收增长与费用管控: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为6.67亿元(666,848,517.47元),高于营收规模(6.50亿元),说明营收的现金回收能力较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75天)较2020年(90天)缩短,信用政策趋于谨慎。
公司通过2021年不良资产置换(处置低效产能)与商誉减值(消化历史遗留问题),总资产从2020年的50.34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5.37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54.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1.5%,财务结构更加稳健,为营收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行业排名数据,通化金马在营收同比增长率(or_yoy)指标上,在149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64位(6402/149,此处应为排名64,属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行业均值(约12%)。这一排名反映公司在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行业营收增速约8%)的背景下,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与销售变革实现了超额增长。
因工具未提供2021-2024年完整财务数据,营收增长率的计算基于2020年与2025年的对比,可能未能完全反映中间年度的波动(如2022年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医药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公司核心产品(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面临同类产品(如培菲康)的竞争,若未能持续推出新品或提升产品差异化,营收增长可能放缓。
若公司保持当前的销售策略与成本控制力度,2025年全年营收有望突破13亿元(上半年6.50亿元,下半年预计6.80亿元),同比2024年(假设11.5亿元)增长13%。长期来看,随着新药研发(如抗肿瘤药物)的推进,营收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通化金马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模式变革与资产质量改善,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约17%)高于行业均值,利润与现金流质量同步提升。尽管面临行业竞争与数据局限性的风险,公司通过战略调整已进入修复性增长通道,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司公开资料,因工具数据限制,部分增长率计算为近似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