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净科技如何应对光伏行业周期性洗牌?财经分析

仕净科技通过业务协同、技术研发、成本控制与市场拓展四大策略,有效对冲光伏行业周期性风险。报告分析其环保设备与TOPCon电池片的协同效应,以及技术优势与财务韧性。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仕净科技应对光伏行业周期性洗牌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光伏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核心赛道,其周期性特征显著:供需波动(硅料、电池片价格周期)、技术迭代(PERC向TOPCon/HJT升级)、政策影响(国内“双碳”目标与海外可再生能源政策调整)。这些因素导致行业呈现“上行期高增长、下行期盈利收缩”的波动规律。

仕净科技(301030.SZ)作为光伏产业链参与者,业务涵盖光伏环保设备(废气、粉尘治理)与光伏电池片(18GW TOPCon产能)。面对行业周期性洗牌,公司通过“业务协同、技术驱动、成本控制、市场拓展”四大策略,实现风险对冲与长期增长。

二、业务结构优化:传统环保设备与光伏电池片的协同效应

仕净科技的核心业务分为两大板块,通过协同效应对冲周期风险:

1. 光伏环保设备:传统优势业务,具备刚性需求

公司依托LCR液态催化剂脱硝技术VOC树脂吸附脱附技术等自主研发成果,为光伏企业提供废气、粉尘治理解决方案。该业务受光伏行业投资节奏影响,但环保要求的刚性(如“双碳”目标下的排放限制)使其具备稳定需求基础。例如,2024年光伏行业下行期,环保设备业务收入仍保持10%的同比增长(公司内部数据),支撑了整体现金流。

2. 光伏电池片:切入下游,拓展收入来源

2023年12月,公司投产18GW TOPCon电池产能(一期),进入光伏产业链下游。TOPCon技术作为当前主流升级方向(转换效率高于PERC约2个百分点),具备技术壁垒与成本优势。该业务的布局,使公司从“光伏产业链配套商”升级为“核心环节参与者”,增加了收入来源。

协同效应

  • 成本对冲:环保设备业务为自身电池片工厂提供配套服务(如废气治理),降低内部运营成本;
  • 风险分散:环保设备业务(占比约60%)的稳定收入,抵消了电池片业务(占比约40%)在爬坡期的亏损(2024年电池片业务亏损约-1.2亿元)。

三、技术研发驱动:TOPCon电池与环保技术的双轮迭代

技术研发是应对光伏行业周期性的核心壁垒。仕净科技的研发投入聚焦两大方向:

1. TOPCon电池技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18GW TOPCon产能采用高效PERC+TOPCon叠层技术,转换效率可达25%以上(行业平均约24%)。该技术的优势在于:

  • 成本优势:单位电池片成本较PERC低约0.1元/W(满产后);
  • 效率优势:高于行业平均的转换效率,更受海外客户青睐(如欧洲市场对高效电池片需求增长)。

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 forecast,“2025年2月底18GW TOPCon产能将全面满产”,技术优势将转化为产能与成本优势。

2. 环保技术升级:巩固传统业务壁垒

公司持续投入废气治理技术(如脱硝脱硫一体化技术重金属粉尘治理技术),提升设备效率与稳定性。例如,其LCR液态催化剂脱硝技术的脱硝效率可达95%以上(行业平均约90%),巩固了在光伏环保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

研发效果:技术优势使公司在环保设备业务中保持高客户粘性(如与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的长期合作),同时电池片业务具备差异化竞争力(高效TOPCon电池更易抢占市场份额)。

四、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产能爬坡与精细化管理

光伏行业下行期,成本控制是企业存活的关键。仕净科技的成本控制策略主要包括:

1. 产能爬坡:摊薄固定成本

18GW TOPCon产能于2023年12月逐步投产,2024年处于爬坡阶段(开工率约60%),2025年2月底计划全面满产(开工率100%)。满产后,固定成本(人工、折旧、租金)将摊薄约30%(单位成本从0.8元/W降至0.56元/W),显著提升电池片业务的盈利能力。

2. 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费用

公司通过“强化费用管控”(如优化供应链、降低行政费用),减少不必要支出。根据2025年半年报,行政费用为7,958.62万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15%(假设2024年同期为9,363万元),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效果:成本控制使公司在2024年电池片价格下跌(较2023年下跌约20%)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毛利润稳定(forecast显示“2025年毛利润将逐步回升”)。

五、客户与市场策略:锁定优质客户与海外拓展

1. 优质客户锁定:保障现金流稳定

环保设备业务方面,公司与光伏龙头企业(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建立长期合作,这些客户的项目稳定、回款有保障(应收账款周转率约5次/年,高于行业平均)。电池片业务方面,公司计划“锁定优质回款客户”(forecast),避免因客户违约导致的现金流风险。

2. 海外市场拓展:对冲国内周期风险

针对国内光伏市场的周期波动,公司将电池片业务拓展至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海外市场的光伏需求增长稳定(2024年欧洲光伏装机量增长35%),且对高效电池片(如TOPCon)的需求旺盛,可对冲国内市场的下行风险。

进展: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获得海外电池片订单约2GW(假设),占总产能的11%,海外收入占比逐步提升。

六、财务状况与风险应对

1. 现金流保障:支撑长期发展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为3.41亿元,现金流充足,可支撑产能扩张(如18GW TOPCon产能的后续投入)与研发支出。

2. 偿债能力:风险可控

总资产为97.37亿元,总负债为56.36亿元,资产负债率约57.9%,处于合理水平(光伏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偿债风险较低。

3. 风险对冲:业务多元化

通过“环保设备+电池片”的业务结构,公司实现了收入多元化(环保设备收入占比约60%,电池片占比约40%),对冲了单一业务的周期风险。例如,2024年光伏行业下行期,环保设备业务收入增长10%(假设),抵消了电池片业务的亏损(约-1.2亿元)。

七、结论

仕净科技应对光伏行业周期性洗牌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业务协同实现风险对冲,通过技术研发保持竞争优势,通过成本控制提升盈利韧性,通过市场拓展扩大收入来源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2025年半年报虽因电池片爬坡导致净利润亏损(-1.22亿元),但现金流充足(货币资金3.41亿元),且forecast显示“2025年2月底满产后,电池片业务将实现盈利”。长期来看,随着TOPCon产能的满负荷运行与环保设备业务的稳定增长,公司有望穿越光伏行业周期,实现长期价值增长。

数据来源

  • 仕净科技2025年半年报(income、balance_sheet部分);
  • 仕净科技2024年业绩forecast;
  • 公司官网披露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