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存量市场竞争策略:高端化+新能源化+全球化

分析长城汽车在存量市场中的竞争策略,包括高端品牌布局、新能源转型、海外市场扩张及技术研发,验证其财务表现与未来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长城汽车存量市场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一、存量市场环境与长城汽车的竞争地位

(一)存量市场的定义与特征

国内汽车市场自2018年起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年度销量增速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2890万辆,同比增长3.5%),市场竞争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抢夺”。核心特征包括:

  1. 用户需求升级:消费者从“首次购车”转向“换购/增购”,对产品品质、品牌力、新能源技术的要求显著提升;
  2. 竞争格局集中:头部车企(如比亚迪、长城、吉利)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加速出清;
  3. 新能源成为关键赛道: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6.7%,成为存量市场中唯一的高增长细分领域,传统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同比下降8.5%)。

(二)长城汽车的市场地位

长城汽车作为国内SUV与皮卡龙头企业,2024年销量达128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SUV销量89万辆(占总销量69.5%),皮卡销量32万辆(占25%),均位居行业前列。在新能源领域,2024年新能源车型销量21万辆(同比增长45%),渗透率16.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2%)。

二、长城汽车的存量市场竞争策略

长城汽车针对存量市场的核心矛盾(需求升级、竞争加剧、新能源转型),制定了**“高端化+新能源化+全球化”**的三位一体策略,聚焦“用户价值提升”与“长期竞争力构建”。

(一)产品结构优化:高端化与新能源化双轮驱动

1. 高端品牌布局:抢占换购/增购市场

长城汽车通过**魏牌(WEY)坦克(TANK)**两大高端品牌,切入15-30万元级换购市场,填补传统燃油车与豪华品牌之间的空白。

  • 魏牌:定位“智能混动高端品牌”,2025年上半年销量8.2万辆(同比增长68%),占总销量的12.5%。核心车型如蓝山DHT-PHEV(25-30万元级)凭借“长续航(纯电200km)+ 强动力(综合功率380kW)”的优势,月销量稳定在1.2万辆以上,成为30万元级SUV市场的“黑马”。
  • 坦克:定位“硬派越野SUV”,2025年上半年销量5.6万辆(同比增长42%),占总销量的8.6%。核心车型如坦克300(20-25万元级)与坦克500(30-35万元级),依托“非承载式车身+ 2.0T/3.0T混动系统”的组合,占据硬派越野市场约40%的份额,成为换购用户的“首选”。

2. 新能源化转型:覆盖全场景需求

长城汽车通过欧拉(ORA)(纯电)与魏牌/坦克(混动)两大新能源序列,覆盖“代步、家用、越野”全场景需求,提升新能源渗透率。

  • 欧拉系列:定位“女性友好纯电品牌”,2025年上半年销量11.3万辆(同比增长55%),占总销量的17.3%。核心车型如欧拉好猫(10-15万元级)与欧拉闪电猫(15-20万元级),凭借“可爱设计+ 长续航(400-600km)”的优势,占据女性纯电市场约25%的份额。
  • 混动技术: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DHT-PHEV混动系统(综合油耗1.5L/100km,纯电续航200km),已应用于魏牌蓝山、坦克500等车型,解决了“长途续航焦虑”与“城市代步成本”的痛点,2025年上半年混动车型销量占新能源总销量的62%。

(二)海外市场扩张:抢占增量市场

国内存量市场竞争加剧,长城汽车将海外市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聚焦“东南亚、中东、欧洲”三大区域,通过“本地化生产+ 产品适配”提升市场份额。

  • 出口量增长:2025年上半年出口销量18.7万辆(同比增长72%),占总销量的28.6%。其中,东南亚市场(泰国、印度尼西亚)销量6.8万辆(同比增长85%),中东市场(沙特、阿联酋)销量5.2万辆(同比增长60%),欧洲市场(德国、法国)销量3.1万辆(同比增长120%)。
  • 本地化生产:长城汽车在泰国(2023年投产)、印度尼西亚(2024年投产)建立了海外工厂,产能分别为15万辆/年与10万辆/年,降低了关税成本(如泰国对本地生产车辆免征20%的进口税),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三)技术研发:构建长期竞争力

长城汽车将研发投入作为存量市场的“护城河”,聚焦“混动技术、电池技术、智能驾驶”三大领域,提升产品的技术壁垒。

  • 研发投入规模: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42.4亿元(同比增长35%),占营收的4.6%(2024年为3.8%)。其中,混动技术研发投入18.7亿元(占研发总支出的44%),电池技术研发投入12.3亿元(占29%)。
  • 核心技术突破
    • DHT-PHEV混动系统:实现“纯电、混动、增程”三种模式无缝切换,综合效率达90%(行业平均85%);
    • 蜂巢能源电池:自主研发的“无钴电池”能量密度达240Wh/kg(行业平均220Wh/kg),成本降低15%;
    • 智能驾驶:搭载“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的魏牌蓝山,已在国内10个城市实现落地,覆盖90%的城市道路场景。

(四)用户运营:提升粘性与复购

存量市场中,老用户复购推荐是增长的关键。长城汽车通过“用户生态构建”与“精准服务”,提升用户粘性。

  • 用户生态:长城汽车推出“长城APP”,截至2025年6月,注册用户达1200万(同比增长25%),月活跃用户达350万(同比增长30%)。APP提供“车辆远程控制、维修预约、用户社区”等功能,实现“车-人-服务”的闭环。
  • 精准服务:长城汽车针对换购用户推出“旧车置换补贴”(最高5万元),针对新能源用户推出“免费充电”(每年1000度)与“终身质保”(三电系统),提升用户满意度(2025年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复购率达32%,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三、财务表现验证策略有效性

长城汽车的存量市场策略已通过财务数据得到验证,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毛利率与现金流保持稳定。

(一)营收与净利润增长

  • 营收: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923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高端品牌(魏牌+坦克)营收287亿元(占总营收的31.1%),新能源车型营收315亿元(占34.1%),海外市场营收265亿元(占28.7%)。
  • 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63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高端品牌贡献净利润21亿元(占33.3%),新能源车型贡献净利润18亿元(占28.6%),海外市场贡献净利润15亿元(占23.8%)。

(二)毛利率与费用控制

  • 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18.4%(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端品牌(毛利率25%)与新能源车型(毛利率20%)的占比提升,以及供应链优化(成本降低5%)。
  • 费用控制: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5.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2.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数字化营销”(降低广告成本)与“流程优化”(降低管理成本)。

(三)现金流充足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达92亿元(同比增长65%),充足的现金流支持研发投入(42.4亿元)与海外扩张(265亿元),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论与展望

(一)策略的有效性

长城汽车的“高端化+新能源化+全球化”策略,精准把握了存量市场的核心需求(需求升级、新能源转型、海外扩张),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市场份额(SUV市场份额12.5%,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新能源市场份额8.2%,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稳步提升。

(二)未来挑战

  • 竞争加剧:比亚迪(2024年销量302万辆)、特斯拉(2024年销量180万辆)等对手加速布局高端与新能源市场,长城汽车面临“份额抢夺”压力;
  • 新能源转型压力: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40%,长城汽车需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2025年上半年为34.1%);
  • 海外市场风险:东南亚与中东市场的政治与经济风险(如汇率波动、贸易壁垒),可能影响海外扩张进度。

(三)展望

长城汽车未来将继续深化高端化(推出魏牌旗舰车型“魏80”,定位30-35万元级)、新能源化(推出欧拉纯电轿跑“欧拉芭蕾猫”,定位15-20万元级)与全球化(在欧洲市场推出坦克500混动版,定位35-40万元级),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将达180万辆(同比增长40%),净利润将达120亿元(同比增长85%)。

总结:长城汽车的存量市场策略,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海外市场扩张、技术研发、用户运营”四大举措,实现了“量价齐升”的增长,为传统车企在存量市场中的转型提供了参考样本。未来,长城汽车需继续聚焦“用户价值”与“技术创新”,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