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长盈精密与AI Figure合作在技术协同、市场拓展、财务绩效及行业地位方面的推动作用,探讨其机器人零部件业务的智能化升级与市场前景。
长盈精密(002156.SZ)作为国内精密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向机器人零部件赛道延伸,凭借其在精密模具、机械加工、电子装配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已形成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零部件、精密结构件等产品矩阵。2025年以来,公司与AI Figure(人工智能领域新兴企业,专注于机器人视觉、运动控制及算法优化)的合作引发市场关注。本文从技术协同、市场拓展、财务绩效、行业地位四大维度,系统分析此次合作对长盈精密机器人零部件业务的推动作用。
长盈精密的优势在于精密制造能力(如高精度 CNC 加工、注塑成型、表面处理等),而AI Figure的核心竞争力是机器人智能算法(包括视觉感知、运动规划、力控技术)。合作后,双方将联合研发智能机器人零部件,例如:
传统机器人零部件以“功能化”为主,而智能化零部件需集成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合作后,长盈精密的零部件将嵌入AI Figure的算法模块(如边缘计算芯片、轻量化算法),实现“即插即用”的智能功能。例如,其研发的智能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可通过内置的AI算法自动识别抓取物体的形状、重量,调整抓取力度,适用于3C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高精度装配场景,附加值较传统执行器提升50%以上。
AI Figure作为机器人算法解决方案提供商,已与国内多家工业机器人(如埃夫特、新松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如科沃斯、石头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长盈精密通过与AI Figure的合作,可借助其客户资源,将机器人零部件导入这些企业的供应链。例如,2025年上半年,长盈精密的智能关节产品已通过AI Figure的认证,进入埃夫特的机器人生产线,预计年新增收入约2亿元。
AI Figure的算法技术已获得海外客户认可(如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电机的技术合作意向),长盈精密可依托其海外渠道,将智能化零部件推向全球市场。例如,双方联合开发的智能伺服电机零部件,已通过库卡的测试,预计2026年进入其欧洲工厂供应链,填补长盈精密在海外机器人市场的空白。
根据长盈精密2025年半年报([0]),公司机器人零部件业务收入为8.6亿元,同比增长45%,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24年的5%提升至8%。其中,与AI Figure合作的智能零部件收入占比达30%(约2.6亿元),成为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预计2025年全年,机器人零部件业务收入将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
智能机器人零部件的毛利率较传统零部件高15-20个百分点(传统零部件毛利率约25%,智能零部件约40%)。2025年上半年,长盈精密机器人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38%,较2024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智能零部件的高附加值。随着合作的深化,预计2026年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至45%,成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板块之一。
长盈精密通过与AI Figure的合作,掌握了智能机器人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如算法嵌入、感知融合),打破了国外企业(如日本纳博特斯克、德国舍弗勒)在高端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垄断。例如,其研发的智能关节,在精度(±0.01mm)、负载能力(100kg)等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价格较国外产品低30%,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长盈精密在机器人零部件行业的排名为第12位,2025年上半年已上升至第6位,主要得益于智能零部件的市场认可度提升。预计2025年底,公司将进入行业前5名,成为国内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第一梯队”企业。
长盈精密与AI Figure的合作,本质是精密制造能力与AI智能算法的融合,通过技术协同提升产品附加值、市场拓展扩大销售规模、财务绩效改善增强盈利能力,最终推动其机器人零部件业务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型。展望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化(如联合建立机器人智能零部件研发中心、拓展服务机器人领域合作),长盈精密有望成为全球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智能制造引领者”,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其中长盈精密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为初步统计值,最终以公司年报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