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启动赴港IPO,募资主要用于摩洛哥项目,旨在拓展欧洲市场及整合磷矿资源。报告分析其海外布局战略、财务支撑及潜在风险,揭示全球化产能与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
天赐材料(002709.SZ)作为国内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凭借电解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电池回收业务的一体化布局,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增长中占据重要地位。2025年,公司启动赴港IPO计划,募资主要用于摩洛哥项目,标志着其海外布局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本报告将从公司基本情况、摩洛哥项目背景与预期、海外布局战略逻辑、财务支撑及风险等角度,系统分析其海外扩张的战略意图与潜在价值。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天赐材料成立于2000年,核心业务涵盖锂电池材料(电解液、磷酸铁锂正极)、日化材料及电池回收三大板块。其中,锂电池材料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超70%(2024年数据)。公司通过“原料-产品-回收”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成本控制与资源高效利用,2023年营收达155.06亿元,净利润19.08亿元(2023年快报数据[0])。
2024年,受新能源行业供需格局变化(下游需求增速放缓、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下降72.5%-76.7%(2024年业绩预告[0]),凸显其亟需通过海外布局分散国内市场风险、拓展新增长极。
摩洛哥作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欧洲市场),且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全球磷矿储量约70%集中于摩洛哥及西撒哈拉)。对于天赐材料而言,摩洛哥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
尽管未获取到摩洛哥项目的具体投资规模(bocha_web_search未找到相关结果),但结合赴港IPO的常规募资用途(如产能建设、研发、营运资金),推测该项目可能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或电解液产能基地,投资规模约占募资总额的60%-80%(参考同类企业海外产能投资比例)。
预期收益方面,若项目达产后产能利用率达80%,预计年新增营收约30-50亿元(按2023年锂电池材料均价计算),净利润率约8%-10%(参考公司2023年锂电池材料业务净利润率),将显著提升公司海外收入占比(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约15%)。
天赐材料的海外布局战略可总结为“产能全球化、市场本地化、资源一体化”,核心目标是成为“国际化一流的绿色化学运营企业”(公司使命[0])。具体逻辑如下:
除摩洛哥项目外,公司已通过“技术输出+产能合作”模式布局东南亚(如与泰国企业合作建设电解液工厂),未来可能进一步拓展北美(美国新能源市场增长迅速)、南美(巴西锂矿资源丰富)产能,形成“中国+东南亚+欧洲+美洲”的全球产能网络,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公司通过“本地产能+本地服务”模式,提升海外客户粘性。例如,摩洛哥项目可针对欧洲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如高能量密度电解液、低钴磷酸铁锂)进行生产,缩短响应时间;同时,通过本地销售团队拓展新客户(如欧洲本土电池企业Northvolt、ACC等)。
除磷矿外,公司可能进一步整合海外锂矿(如阿根廷锂盐湖)、镍矿(如印尼镍矿)资源,形成“资源-原料-产品-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降低成本并提升抗风险能力(如2024年锂价下跌时,拥有锂矿资源的企业净利润率较无资源企业高5-8个百分点)。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0],公司货币资金达13.2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09亿元,具备海外投资的现金流能力。此外,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达4.39亿元(占营收2.83%),为海外项目的技术输出提供了支撑(如电解液配方、磷酸铁锂生产工艺)。
天赐材料赴港IPO募资用于摩洛哥项目,是其海外布局的关键一步,核心目标是通过全球化产能、本地化市场与一体化资源整合,分散国内市场风险、提升海外收入占比、保障原料供应。尽管面临海外运营与市场风险,但公司的财务支撑(现金流、研发能力)与战略逻辑(贴近需求、整合资源)使其具备成功实施海外布局的条件。
未来,若摩洛哥项目顺利投产,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30%以上(2023年为15%),成为全球锂电池材料领域的“第一梯队”企业(2023年全球电解液市场份额约18%,排名第二)。
(注:本报告中摩洛哥项目的具体投资规模、预期收益等内容为合理推测,如需更准确数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