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AI服务器PCB层数增加对深南电路(002916.SZ)等厂商的长期利好,包括技术壁垒提升、产品附加值增长、客户粘性增强及市场份额扩大。
随着生成式AI、自动驾驶、元宇宙等新兴技术的爆发,AI服务器作为算力核心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1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35%。而印刷电路板(PCB)作为AI服务器的“神经中枢”,承担着芯片间信号传输、电源分配及散热管理的关键功能。随着AI芯片(如GPU、NPU)算力提升,其引脚数(I/O接口)从数千个激增到数万个,传统16-24层PCB已无法满足高密度、高速度的信号传输需求,高多层PCB(32层及以上)成为AI服务器的标配。这一趋势对深南电路等头部PCB厂商而言,蕴含着显著的长期利好。
AI服务器的核心是加速芯片(如NVIDIA H100 GPU、华为昇腾910 NPU),其算力提升依赖于更多的计算核心和更高的时钟频率,导致芯片引脚数大幅增加(例如H100的引脚数超过10000个)。为实现这些引脚的信号传输,PCB需要更多的线路层来布局信号线路、电源层和接地层,同时需解决信号完整性(SI)(如串扰、延迟)、电源完整性(PI)(如电压波动)及散热等问题。因此,AI服务器PCB的层数从传统服务器的16-24层,升级至32-48层,部分高端机型甚至采用64层以上的PCB。
深南电路(002916.SZ)作为国内电子电路行业的领先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印制电路板(PCB)、封装基板、电子装联三大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数据中心、工控医疗等领域,且与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及服务器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0]。AI服务器PCB层数增加的趋势,将从技术壁垒、产品附加值、客户粘性、市场份额等多个维度强化其竞争优势。
高多层PCB的制造难度远高于传统PCB,核心技术门槛包括:
深南电路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长期专注于电子互联领域的技术研发,已掌握高多层PCB的核心制造技术(如24层以上PCB的批量生产能力)[0]。随着层数增加,中小企业因缺乏技术积累和资金投入,难以进入高多层PCB市场,深南电路的行业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高多层PCB的单位面积价值远高于传统PCB。一方面,层数增加导致材料成本上升(如高频高速板材的价格是普通板材的2-3倍);另一方面,制造工艺复杂度提升(如多道层压、钻孔工序)导致人工和设备成本增加。据行业数据,传统16层PCB的单位面积价格约为300-500元/㎡,而32层PCB的价格可达到800-1200元/㎡,附加值提升约60%-140%。
深南电路的PCB业务是其核心收入来源(占比约70%)[0],高多层PCB的占比提升将推动其整体毛利率增长。例如,传统PCB的毛利率约为15%-20%,而高多层PCB的毛利率可达到25%-30%以上,显著提升公司的净利润水平。
AI服务器的客户主要为大型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和服务器厂商(如浪潮、戴尔),这些客户对PCB的质量可靠性、交付稳定性要求极高。高多层PCB的制造流程复杂,客户需对供应商进行长期验证(包括工艺能力、质量控制、产能保障等),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如重新设计、测试)高达数百万元。
深南电路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客户信任,已成为华为、中兴等通信巨头的核心PCB供应商[0]。随着AI服务器需求增长,深南电路的高多层PCB产品将深度嵌入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客户粘性显著增强,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AI服务器市场的高增长带动高多层PCB需求爆发。据赛迪顾问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PCB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亿美元,CAGR超过40%。深南电路作为国内高多层PCB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约15%),将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
此外,深南电路的封装基板业务(占比约20%)与PCB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封装基板是芯片与PCB之间的连接载体,高多层PCB的技术积累(如高密度线路设计、层压工艺)可迁移至封装基板,提升其在AI芯片封装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AI技术的持续演进(如生成式AI、自动驾驶、量子计算)将推动AI服务器的算力需求不断提升,PCB的层数和复杂度也将持续增加(例如未来可能出现64层、96层的PCB)。深南电路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已布局高多层PCB产能扩张(如深圳、无锡基地的产能升级),并加大研发投入(如SI/PI设计、高频材料应用),为长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AI服务器PCB层数增加的趋势,对深南电路而言是重大长期利好。通过提升技术壁垒、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客户粘性、抢占市场份额,深南电路将巩固其在电子电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充分受益于AI服务器市场的高增长。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深南电路的业绩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成为AI算力时代的“核心受益者”。
(注:报告中[0]指代券商API数据,包括深南电路的主营业务、客户基础、技术布局等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